“弓”是汉字中常见的一个部首,常出现在许多汉字中。而加上一笔,使“弓”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汉字。这种变化令人不禁想起汉字的复杂与奥妙,也让人想深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文字形式和内涵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
这是"带你从零学草书"系列文章的第26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草书千字文》的"周发殷汤"四个字:(左边为草书,右边为真书)
首先看"周"字:
写法点拨:
"周"字草书写法为:左边的竖撇写成竖,右边的横折钩是这个字的主笔,由楷书的方折变成草书的圆转,从而提高书写速度;里面的部分,上面的"土"先写中间的竖画,再连写两短横,下面的"口"字一般写成"マ"形,当然也可以写成左右两点的形式,如
智永草书:周
孙过庭草书:周
王羲之草书:周
下面看"发(發)"字:
写法点拨:
简体"发"字对应两个繁体字,一个是"發(fā)",表示"发射"的意思(字形中有个"弓"字);另一个是"髮(fà)",表示"头发"的意思。在"周发殷汤"中,"发"指的是周武王姬发,繁体写法是"發"。
古人写"發"字,除了上面智永的真书写法之外,还有一种很普遍的写法,就是将上面写成一个"业"字头,如
蔡襄楷书:發
赵孟俯行楷:發
"發"字的草书写法就是根据上面这种写法来的,先写"业"字下面的一横,然后上面的四个笔画(两竖加两点)简化为一个短横,并与下面左侧的"弓"字连写,"弓"字简化为一个斜竖,最后写反文旁"攵",简化为"又"字来写,如
智永草书:發
孙过庭草书:發
大家可以看到,"發"字的草书写法跟"友"字很像,为了便于区别,古人在写"友"字草书时,把第一笔横画由右向左写,并在横画右上角加一个点(也有的不加点),如
智永草书:友
怀素草书:友
接下来看"殷"字:
写法点拨:
"殷"字的草书写法,左边跟"耳"字旁草书很相似(如下图怀素草书“聊”字),右边简化为"又"字,如
智永草书:殷
王羲之草书:殷
怀素草书:聊
最后来看"汤(湯)"字:
写法点拨:
"汤"字的繁体写法为"湯",左边"氵"的草书写法是第一点单独写,第二点和提画连写成一笔竖提;右边部分"昜"的草书写法就像是写简体"汤"字的右边,实际上现代简体的"汤"字就是由其草书写法简化来的,而且凡是繁体写法中带有"昜"部分的字的简体字的对应部分都是由其草书写法简化而来,如
智永草书:汤
智永草书:阳
孙过庭草书:杨
孙过庭草书:扬
以上就是本期《草书千字文:周发殷汤》的全部内容,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也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仡夫爱写字",我会继续发布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f4cddec012342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