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计算(降雨量怎么计算)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降雨量计算(降雨量怎么计算),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小站,我们一起开始吧!

降雨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降雨量计算

雨量由雨量计和雨杯计算。雨量计在中国是一个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开口圆柱体。

为了防止沉淀蒸发,中上部漏水,储水瓶放在下部。为方便观察,以上口径配有专用量杯。雨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所以雨量杯上每毫米的降水量长度为25毫米,为了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水文气象部门常用虹吸式雨量计或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他们的记录纸不仅记录总降水量,还能判断不同时期的降水量或降水强度。用飞机上收集雨水的深度来表示,精度为0.25毫米或0.01英寸。有时用升/平方米(1L m-2 = 1毫米)来表示。在气象统计学中,降雨量也可称为雨量,即一定时间内的累计降水量,其中如果降水量小于0.1毫米,则视为雨迹。

注:一定口径的量杯只能用来测量相应口径雨量计的降雨量。如果专用量杯坏了或者用专用量杯测量另一口径雨量计的降水量,必须换算。

以毫米为单位的降雨量是如何计算的?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管测量,所以可能含有少量露水、霜和松枝。气象学上,每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都有降水,6小时内落下的雨雪全部融化成水,称为6小时降水;24小时内落下的雨雪全部融化成水,称为24小时降水。

液态降水称为降雨,有时两者是同义的。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通常以毫米每小时或毫米每分钟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

雨水空从天而降在水面上没有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累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可以直接表示降雨量的多少。目前常用的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有雨量筒和量杯。雨筒直径一般20 cm,配有漏斗和瓶子。量杯直径为4 cm,与雨量管一起使用。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天的降雨量。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为日降雨量。日降雨量小于10毫米的地方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100.0-250.0毫米为暴雨,250.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比如多雨的广东,如果日降雨量超过80毫米,就叫暴雨;在少雨的陕西延安,日降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筒,也不用担心。可以用一些常用的器皿自己做一个,效果挺好的。取一个直径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碗(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方便纸碗),在底部切一个比玉米粒略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没有盖子的锅上。罐子里有一个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孔相连。简易雨筒准备好了。简易降雨管完成后,可以放置在地面以上70 cm(喷头与地面的距离)的地方接收雨水。雨停后,用秤称一下瓶子里的水。30克水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降雨量的毫米是怎么算出来的?降雨量的毫米是怎么算出来的?

存款

降雨划分标准

降雨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不同的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

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为毫米。单位时间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按降雨等级分类。

防洪部门

降雨量是一定时间内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的规定,凡24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定为暴雨。

水文部门

一般来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一般用日降雨量来衡量。其中,小雨是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10~24.9毫米;暴雨降雨量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50~99.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产额怎么算?

降雨量计算

雨量由雨量计和雨杯计算。雨量计在中国是一个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开口圆柱体。

为了防止沉淀蒸发,中上部漏水,储水瓶放在下部。为方便观察,以上口径配有专用量杯。雨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所以雨量杯上每毫米的降水量长度为25毫米,为了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水文气象部门常用虹吸式雨量计或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他们的记录纸不仅记录总降水量,还能判断不同时期的降水量或降水强度。用飞机上收集雨水的深度来表示,精度为0.25毫米或0.01英寸。有时用升/平方米(1L m-2 = 1毫米)来表示。在气象统计学中,降雨量也可称为雨量,即一定时间内的累计降水量,其中如果降水量小于0.1毫米,则视为雨迹。

注:一定口径的量杯只能用来测量相应口径雨量计的降雨量。如果专用量杯坏了或者用专用量杯测量另一口径雨量计的降水量,必须换算。

年降水量计算公式

计算方法

一个月或一年的降水量之和称为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降水是从天上落下的液态或固态(融化后)的水空在水平面上没有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累的深度。一般用雨量计测,每天定时观测两次(8点和20点)。单位为毫米(mm)。

根据气候资料中的月、年降水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称为月或年平均降水量。这两个降水特征值可以反映该地区降水的基本情况。

计算降雨量的三种方法

气象学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暴雨、大暴雨、暴雨、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

小雨:雨滴清晰可见,不漂浮;地面不飞溅;洼地里的水很慢;房子上的雨弱弱的,屋檐上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重重地摔下来,溅起水花;洼地积水较快;屋顶上有沙沙的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为5 ~ 15毫米,24小时内降水量为10 ~ 25毫米。大雨:雨像倾盆大雨一样落下,模糊成一片片;洼地里的水速度极快;屋顶上有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 ~ 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 ~ 50毫米的降雨过程。

暴雨:任何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按暴雨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 ~ 7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降雨量计算(降雨量怎么计算)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fce79d0d692e95be.html]
八字时辰查询表(时辰对照表八字)
上一篇 2024-05-06
广州地铁四号线(广州地铁四号线线路图)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