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平井富雄教授,专门为入定进行了脑波测试,成果斐然,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他通过实验发现:
一般的脑波是振幅较小的β 波。坐禅开始,则振幅较大的α 波出现。继续下去而至深度冥想之禅定状态,即成θ 波。
“高僧修禅入三昧境界时,大脑前叶的α脑波特别强,而修禅初期的人,那里几乎测不出α脑波。此外,在修禅初期的人打瞌睡时,却能测出大脑前叶发出θ脑波,而在戒板打到肩上(坐禅时出现瞌睡或坐姿不稳等状况时,师父就会用戒板敲打,谓之棒喝)的瞬间,θ脑波消失,代之以β脑波。”
笼统地讲,β是“清醒”(相对紧张)状态下的脑波,α是在“放松”状态下的脑波,θ或δ是“睡眠”状态下的脑波儿。不过,近年的研究者更进一步将α脑波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α脑波,界定在10~13赫兹,另一类是缓速α脑波,界定在8~10赫兹。
如果这样表述你觉得还是有点不明白的话,举我们平时生活的例子来说:我们闭目养神之际出现的是缓速α脑波,而坐禅、冥想状态下检测出的,则是快速α脑波。那么,快速α脑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放松”,而是一种比“放松”更“放松”的状态——就跟射箭高手“啪”的一声箭离弦瞬间所呈现的α脑波一样。科学家测定,射手在这一瞬间的放松脑波为10.1赫兹。至于射手与禅者差异,则在于射手只有一瞬,而坐禅、冥想则能长久持续。此外,快速α脑波的发生,常常不在闭目养神状态中,而在完全清醒状态下,故更加难能可贵。
如此,我们将能理解脑波不止“紧张”与“放松”两种,还有一个特别的“禅定”状态。这里没有思考,没有语言,佛法称之为“言语道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