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的石头的寓意,西西弗斯之石象征


西西弗斯的石头的寓意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登上山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坚坚持下去,有的人甚至放弃了。其实,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它。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名职业拳击手,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梦想。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倔强》五月天

一晃,考研已经是前年的事了。如果不是因为今年寒假被困在家里,想做些事情,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那么它会像我身上的骨骼一样,悄无声息地陪我生长,又愣是躲藏到让我视而不见。在我有意识地回顾它的时,便也能时时受到它的滋养。

只有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应当

被注定的“西西福斯之旅”,该怎么说开始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西西弗斯是柯林斯的国王,他绑架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触犯众神,为了惩罚他,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

然而那块巨石太重了,每次到山的尽头又会自动滚下来,西西弗斯就反复地推着这个永远翻不过去山的石头。

后来,这个故事一直用来寓意:人类在宿命之下,做着无意义的抗争。

这个是,大二时从外国文学老师听到的,然而那时只是一个会随风而去的故事。自但从知道自己的“命运”之后,这个故事就一直伴随我的考研生涯,直到我看到自己的成绩后。

进入大学时,我是没有想过未来要考研的。对考研最初的认识,是高考之后去学车,驾校里一位漂亮的医学专业的姐姐口中反复提及自己毕业后的考研计划。

但我那时还抱着爸妈对我的心愿,回乡最一名踏踏实实的小小公务员。

心之所向,何去何从

然而到了大三上学期的末期,听到小伙伴们对考研的讨论越来越高涨,而我又一直对一个北方城市特别向往,那位学医姐姐关于考研的话语,就开始在我心里一遍遍地播放。

之后,声音越来越高,同学在问我要不要考研时,我由之前坚定说“不”,开始松口变为,“有这个想法”。而其实心里已经把这个“想法”牢牢地贴在了对未来计划里。

之后一天晚上,我和妈妈打 *** 。本想和她说我打算考研的事,妈妈在 *** 那头率先讲起了她陪亲戚去算卦,过一会又说给我算了算,之后说的一句话,成了我考研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妈说,算卦问我你还要不要再往上考了,我妈说不考了,然后她说:嗯,那就不要考了,考的话,机会不大。

当时我愣住了原地,眼泪呼之欲出,像被判了死刑一般。继而又脱口而出,可是妈我还想考呀!

我以为妈妈会劝我,她以前一直觉得我安稳就好了,不需要有太高的学历。结果妈妈说:想考咱就考呀!爸妈供得起你,算卦的也只是说说,不能全信的。爸爸也在旁边附和着妈妈。

爸妈的支持让我很是出乎意料,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虽然那句话像泄露了天机一样被我记下,但是我还是选择去考考试试,考上了,是我战胜了“命运”,考不上,考不上不是很正常吗,我有什么好失望的,我这样自嘲地安慰自己。

然而只有我知道心里这杯被打翻的苦酒有多苦。

就是这样,我开始像西西弗斯一样,在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推着这颗名叫“研究生”的石头。

试一试看,能不能走到最后

当内心不够强大时,就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

三月份到学校,除了开始买资料,背单词,就是看各种经验贴。透过文字,是那些学长学姐极度努力的样子,心里默默和自己说:没有被命运注定的人,都要这么努力,那么你呢,不是应该更努力才能和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吗?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最后真的不再遗憾。

于是班里点名的课,我都抱着自己的专业课的书去听,不点名的课,我能逃就逃。由一个喜欢坐第一排,听老师将文人趣事的乖女孩(我是中文专业的),变成了一个让同学给我占最后一排座位的考研女。

那时,并不是我最努力的一段时间,却因为还不习惯那样努力的生活,而时常焦虑。一天在教室上课时,同学看到我有几根白发浮现,要帮我拔掉。脑中立马现出了很多的联想:爸爸是少白头,初中同学因为高中太努力,头发白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再黑回来等等,甚至最后,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我要变成一个“白头”少女。

不过,想要战胜“命运”的我,当时真的有些“硬气”,在从教室去图书馆的路上,我和自己说,如果,我真的实现了一些东西,那么破费这一张皮囊也在所不辞。

寝室里有四个人考研,我始终认为自己是最没有希望的那一个,然而我却要让自己是看起来最努力的那一个,来抵挡所有的不确定和不可以。

我要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

固定性思维的枷锁,是命运的陪伴者,我在与此共生中坚强

到了五月份,在学习安排上更加有序,我也慢慢适应了紧凑强度又大的复习生活,但这时困扰我的是,庞大的复习任务。一本本资料买回来,看到它们的第一眼,感觉是很踏实,但是在之后的日子,走进它们的时候,才发现,每一本都陌生深奥。

英语基础不好,要下功夫,专业课里有一门哲学,也很是为难我这个逻辑思维不好的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游着游着,不免身心疲惫,满眼绝望。怀疑自己的那个声音又浮现了出来,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我是不是真的比别人笨呢?

后来我看了《终身成长》这本书,才了解到这是惯有的“固定型思维”,觉得自己的人生会被卡在某个地方,不再动弹,你也无可奈何,只有失望和绝望。但遗憾这本书不是考研那时看的,我还不知道有“成长型思维”这碗良药,仍旧每天被固定的“命运”束缚。

但还好,我慢慢形成了惯性。既然出发,说坚持不易,说放弃也很不易,我就在前进的惯性中与我的枷锁同行。像西西弗斯一般,不做思考地推着石头。

这枚小表,一直在不停地走,我也在,不停地走

是自制和爱,让我抵挡住了孤独,消解了恐惧

六月底,身边考研的同学都在讨论,要在哪学习。我也开始做打算。回家是不太行的,我知道自己心态时常不好,不想牵动家人。也不愿意留在学校,和室友虽然是一个专业,但并不在同一个班,平时我都是自己去复习,而放假后,在空荡荡的校园自己独自学习两个月,实在很抗拒。

最后决定去找男朋友。

也不是没有顾虑,决定之前看了好多的经验贴,大部分都说,和男(女)朋友在一块考研,总是荒废了时间和学业。但最后还是这样决定了。甚至带着行李去找他的时候,自己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我真的要去做被很多人警告不要做的事情了吗?

然而到了那里,我凭借着自己将近四个月来养成的自律习惯,每天还是在六点起床,先背单词,八点吃完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为了错开楼下餐厅午饭的高峰期,十一点半就吃午饭,吃饭时也一边用手机背着单词,半个小时吃完饭,然后午休半个小时,然后开始一下午的英语时间,一直到六七点时,男朋友下班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然后,我继续学习到九点半,男朋友再陪我去跑步。十一点半睡觉。

现在把这个时间表列出来,感觉很简单,但那个时候,每天都在面临着挑战。看到男朋友睡得那么香,我却要起来背单词,烧水。专业课再难,英语再绝望,也无人诉说。然而,好不容易盼到男朋友回来,我却又因为这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对他不理不睬。

这样的纠结每天都有,孤独也是时刻围绕着我。

总是会因为,我憋了一天的浊气,在他下班时,释放,我和他都闷闷不乐,一遍遍地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来找他,但是也因为他再怎么想赖床,也会给我做早饭,上班穿皮鞋跑了一天之后,晚上骑自行车陪我去跑步,感动有这样一位始终支持和陪伴我的人。

其实后来我明白,情侣因为恋爱而考研失败,可能并不仅仅在于恋爱。不好的情绪,考研时总是不可避免,而有意无意地全都归咎于恋爱,从主观上认为,是客观的环境决定了自己注定不会成功才是最大的根源。

当时,他时时刻刻毫不吝啬地给予我鼓励,却是很难在旁人身上找到的。那时,也是我最不在意自己“命运”的一段时间,我感到自己与另一个人共生,力量便大了很多。就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斯科特·派克说的那样: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成长,而不断扩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当时,也的的确确是爱给了我扩展自己的勇气,迎击命运的底气。

一个人看天看地学习&疗愈

九月份回到学校,满校园的人,可是我却没了交际的热情。已经养成了无论在哪无论何时都可以立马安定下来,看书学习的定力。

但是在将近十月份的时候,遭遇了我学习中的最大一个危机。

十月初,我一直都感觉自己很累,但是没有在意,累已经是考研时的一种常态,它们分不出等级,都是“很”累。

那天早上吃完饭,和同学一起拿着书和小板凳去图书馆的过道找了一个位置,准备开始背书,但是,我却怎么也背不进去。看着课本上的文字,一股非常强烈的恶心感一阵一阵地袭来,实在是难受极了。但是我还想坚持,告诉自己谁背书不痛苦呢!

又过了十五分钟左右,我坐立难安,甚至感觉自己要昏倒。

我和同学说,我要回去休息一天,背书背得恶心。同学很不可思议,因为在她眼里,我一直都是最认真,仿佛学习的永动机一般的人。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极限,身体的疲惫和心理时时刻刻的枷锁在折磨着我。

我回去时没有带一本书,和书包一样空荡荡的是我的心,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坚持,还会不会再坐到图书馆自己的那张书桌前。

坚持了这么久,实在太累,开始时有身体支撑,而现在身体也开始淘气,和精神一块捉弄起了我。或许我真的不行。

命运与我如影随形,我仿佛要败下阵来。

我会泛着光,即将成仙吗?

在寝室洗了衣服,然后又收拾了好久都没有铺过的床。逛淘宝给自己买零食,给爸妈买衣服。把之前没时间花的钱痛痛快快地花了一大半。和室友逛街买便宜的水果,和她们一块把午饭带回寝室吃。

晚上,我给自己安排了一部想看很久的电影——《风雨哈佛路》,那句: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就好像在对我说,我虽保持坚强,但内心始终在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可以。但是回想从三月份到现在这段时光,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拾起了自己一直不擅长的英语,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我的专业课)都已经融入到我的身体中。而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放弃,将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些知识带来的生命丰满滋味。所以,我不是也应该是“不停地努力向前走”吗?

我爬到床上,又重新确定了闹钟,明早依旧早起,就像海明威的那本小说名字一样《太阳照常升起》。

一步两步,望着天;一口两口,吃掉忧愁

学习&实习,和时间赛跑,

十月中旬,我们大四学生的实习开始了,每天都要去实习学校报到,无论是来回在路上,还是在学校点名开会,都会耽误很多时间。因为离考试越来越近,我那时格外焦虑。

有了之前“逃课”的经历,我胆子更大了,也是当时一心想着考研,想要抛下一切去考,去努力,去换得一个无怨无悔。我就开始变着法地为自己争取时间。很多同学约着一块骑共享单车去实习学校,而我都是在背完单词后,坐公交车去,这样在车上还有时间再看会书。

实习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办公室,可以在里边实习,但是太安静,不能背书。我就在楼上找了一间长期不用,桌子上落着厚厚灰尘的教室里背书。

一次,窗外透过来明媚的阳光,我忍不住靠近它,然后看到旁边家属院的阳台上,一个女人正在悠悠地梳着她又黑又长的头发。便在心里默叹着:真是岁月静好。呆呆地愣了好一会。

研一时,我们学了审美心理,我才明白,之所以当时会那么受触动,只是因为我与那个景象保持着合适的“审美距离”。既不太远,我知道,我也可以过那样闲适的生活,也不太近,因为我让自己奔跑了起来,而无暇闲适。这是我自己选的路。

我想这就是,既然选择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吧!

这时,虽然因为自己付出了巨大努力,而对考研的成功更加渴望,更不想“认命”,但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过程本身具有的美感,不仅是结果,过程本身就是心血的见证,过程的延续,也是对自我本质的肯定。

先别去死,先试着活一活看

十一月中旬时,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已经不用再实习,我心急如焚。然而实习学校通知我们最后要参加一次监考和改卷。

不过这时,我遇到一位至今难忘的老师。我和她一块监考七年级,那天记错时间,到教室时已经开始考试了,老师没有为难我,反而示意我去最后一排学习。这一场考试结束后,我准备帮忙收卷子,结果老师告诉我,我可以回去了。

一时愣住,反应过来时,眼泪已经很是汹涌,老师见状对我说:她孩子和我一样大,了解我们要考研的人的心情,你回去吧。下午也不用来了。

我感动又激动地走出了“十四中”的校门。回头又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校园,这一场提前的告别,我不知该怎样对她说感谢。

有好人相伴,我想我得更加努力!爱的力量便是可以对抗绝望,对抗不可以,拾起继续先前的勇气。

作别,启程

最后,一个拼尽全力的我走进考场

之前的实习经历让我倍加珍惜可以安心学习的时间,还是那个时间表,不过现在,我经常是图书馆最晚回去的那个人。

因为实习时没有好好吃饭,身体虚弱了起来。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感觉自己是一副空架子,累到很少做梦。

越来越临近考试,我还是无法相信自己,巨大的黑色烟团比以往更浓重地笼罩着我,我会在背书时哭泣,和妈妈 *** 时自己默默哭泣,看着夜晚11点时的路灯哭泣。

然而,为之惊奇的是,在更加怀疑,更加绝望之后,我却可以继续每日早上走入图书馆,晚上再陪月亮回到寝室。

哭泣成了一种状态,而前进却是一种常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考试前的那天晚上,在图书馆四楼过道里,见到了一个曾经在一块背书的小伙伴,她说:一直在找你呢!然后递给我一块巧克力。说了声“加油”,我也对她说了声加油,她笑笑就走开了。

握着那块巧克力,把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又背了一遍。走之前,我把那块巧克力给了旁边一对也要考研的情侣。想要祝福他们也祝福考研。

那天,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天空黑的吓人。独自一人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我什么都不愿想,只想祝福自己,这可能是我最自私的一刻吧!

拿着政治资料排队等着进入考场,在入口处,把它们和其他同学的一块,“扔”进了一个学校专门准备的框框里。

虽有些心疼,但觉得这样的道别很真实,不用了就丢弃吧,不正是《断舍离》那本书倡导的理念吗?

所有你值得的,都在路上

最后的最后,是“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我就有意识地让考研这件事翻篇了。客观原因是,考英语时,我在写小作文的地方写了大作文,然而一人只有一张答题纸,我虽然忍住当时要崩溃的心,把题目紧张兮兮地答完,但是知道自己写错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要完了。

主观原因还是,我心里的那个注定失败的自己。

凌晨1点查的成绩,英语65,总分376,仔细地看了看头像确实是我,我真不敢相信,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个结果,是“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吗?还是考研在欺骗我。

不过我性格一向淡定,只是在被窝里甜甜地笑了一下,但是那笑容里,却又别样的,格外特殊的味道。我挣脱了一道枷锁,我终于成为我自己,一个掌握着自己命运的我自己。

后来,我把成绩的截图发给了男朋友,就去睡了。

那是,梦想成真的一晚。

挫折后,日后反而会更轻松些

前几日,看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里《沈著》这一篇,最后两句说:如有佳语,大河前横。让我联想到那晚的自己,明明心头千言万绪,但是最后,却不知说什么好,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开阔,也是以后一种不用用语言形容的懂得。

真真应了这般景象:好想用华丽的词句描述出我激动的心情,但在脱口之际,就像是大河横在前面一般,一时语塞。

而这副沉着的模样,是考研给我的,也是始终努力不轻言放弃的我,给自己的。

如果,你也准备考研,有人曾对你说,或是你曾对自己说,“不行”的时候,不妨想想我吧,一个曾被折断梦想的羽翼,被断定不行的人。我可以,那么你也可以。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为自己鼓掌,这一路下来,我竟然真的没有投降。

—END—

文|白梨影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cb9af11aebb52924.html]
爬山的好处和坏处(坚持爬山的好处)
上一篇 2024-05-11
陶陶居月饼图片(陶陶居月饼好吃吗)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