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和大家分享。为大家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中华文化“以人为尊”、“以人为本”,把“和”字推到至高无上。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己、天地人三合,万物“共和”。
01“和”是阴阳互系的结果
家庭中,“老人”与“小孩”、“丈夫”与“妻子”皆为阴阳互系的关系。阴阳,并不是二元对立。两两之间,阴阳互立,表现出来就是争吵和矛盾;阴阳统一,表现出来就是共同为一个家庭付出。阴阳之道,不是让我们否定对立,一味寻求统一。而是,要知晓且坦然面对差异的同时找到平衡的方法,此即是“和”在此处区别于“合”的关键。
“家和万事兴”包含了“生活”和“工作”,两者互为阴阳。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几千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代一代人对“道”的追求。其实,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工作”为阳,“生活”为阴,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主次、轻重,就是我们常人最大的“道”。所以,我们往往会羡慕于能平衡好两者的人,这也是“和”的一种体现。
02中国传统文化,“和”在其他方面的展现
中国古代素有“以学治天下”的传统,中华学术一以贯之。
早在三千年前,中国古代黄老学说集大成者——《管子》一书,完整论述了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之术,其核心思想就是“均平”,即可理解为“和”。《管子》认为,有限自然资源和无限人类欲望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均平”就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商品与价格之间、国内外价格等方面实现动态平衡。为中国古代在经济上,雄居世界之巅长达千年,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管仲 像
毛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毛主席书法,“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之核心的现实应用,就是在人体、草药与五行理论建立起映射关系,以调节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平衡也即是“和”。
古人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称之为“五运六气”。气候正常,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也正常;气候异常,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也随之而紊乱。
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
2019年6月27日一次会议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讲到中医“五运六气”之法,准确预测了去年冬至到今年春季,长江一带有瘟疫。
王永炎院士这样说:“要观天地之象,观万物生灵之象,观疾病健康之象。所以,今年大江以南,暴雨成灾。厥阴风木司天,已经描述了太虚元象。上半年,是比较和缓的。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发生。”
相信大多数人都接触过命理,无论是街边算命,还是大师指点。很多人会纳闷,命理与“和”有什么关系。
四柱命理,以月令为提纲(月令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上溯到七八千年前的伏羲时代),以格局组合定层次高低。命理中更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组合的整体气势流动。气势“和顺”,层次越高;气势“杂乱”,格局越低。所以,“和”在命理中仍是重要的体现。
家和万事兴,这个成语中的和字,意思是和睦,或和谐。而本身和睦了才会和谐,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作为一个最基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而组织起来的。由众多的人和家庭,才又构成了社会,进而成立了国家。家庭的和睦,也就是人类最基层组织的和睦,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如果这个成语中用合字,虽然合字的意义也不错,为组合、联合以及合拍、合意等,但总体则没有和字的意义重大,涉及到整体性,还可以延伸至社会以致国家的层面,所以用和字是最恰当的,也是最能发挥汉字的深刻意义的。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befe59b8f9f33f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