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与阴谋区别(鬼谷子阴谋和阳谋)


谢邀!

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特有的一个概念,在这个观点中,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被分为阴和阳两面,但他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特定的环境下阴可以变成阳,阳也可以变成阴,或者两者根本就是一体。因而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不会去片面的区分纯粹的善恶美丑。

同理,“谋”虽然也有被分为阳谋或者阴谋,但两者其实没有太明确的区分,更没有正义和邪恶的区别,都只是为了达成目的而使用的手段而已。

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是阴谋、阳谋并存共用的。如果一定要进行区分的话,按照字面的含义,阳谋就是摆在台面上,让你知道,用形势或者实力压迫你必须这样选择,即使你知道对方的企图,也很难破局。

而阴谋,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那样,“难知如阴”,即核心在于保密,不让对方知晓,一旦被对方获悉,就失去意义。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虚无缥缈,好像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可能大家曾经都使用过。

举个我个人的经历,具体名字什么的就都不透露,且当一个故事听好了。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进入了一家还算是比较有名的医药企业实习。那时候微博也才刚刚兴起,互联网营销正是热门的时候。于是公司就邀请了一位“营销大佬”组建了一个电商部门,而我也成为其中一员。

我们当时是在摸索阶段,每个人即做推广,又做销售。但是提成也是极高的,这么说吧,卖出去一盒产品,就可以拿到一百多块钱,不少人因此月入过万,甚至数万。

而我因为大学刚毕业,也还有底线,有些我认为不适合的人,我不会去推销。这导致了我实习期两个多月就只有两三个客户。

于是第三个月的时候,部门老大找了我谈话,反正就是没有业绩,公司白养你那套。然后又站在我的角度说了一些,为了你考虑,没有业绩只拿底薪也很难生存之类的话。最后说,再给你一个月时间,还没有新客户的话,要不走人,要不就调去市场部。

当时市场部只是拿底薪(比销售高),没有提成的,因此基本没什么人愿意去。

看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认为我会去努力做出业绩?不,我这个月开始找新工作了。

因为我知道,我这个月是绝对不可能有业绩。为什么?

简单说一下他们的模式。首先会由市场部定下基本内容,然后每个销售都去网上发软文,做推广,然后吸引客户达成交易。但是推广后面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他们销售甚至是不知道的。

如果是普通日用品,这样推广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健康,绝大部分人是不会马上相信并购买的。他们一定会去了解,百度啊、健康网站咨询啊什么的。

于是公司与这类网站达成合作,别人来咨询“专家”,其实是直接被引导到销售人员这里,经过一系列的忽悠,最后达成销量。

而我之所以会发现,是因为我发现销售系统的一个细节,就是会显示客户来源IP。而IP经过观察分为两种,一种进来只会咨询各种专业问题,不会达成销售。另一个IP进来都是直接询问购买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明白了吧。部门老大前面的谈话其实就是阳谋,吃准了大部分毕业生比较单纯,好骗。先让你没销量感到理亏,这时候再给你一条生路,大多数人不光会按他设计的做,更会感激他。

而在阳谋之下,还有一个阴谋,就是我的第二种IP端口其实是一直被关着的,因此他非常确信我在下一个月是不可能有销量的。

其实对这种互联网模式来说,推广就像是做蛋糕,销售是分蛋糕的。但这导致了人人想分蛋糕,没人愿意做蛋糕。而当时公司很多推广实际是我做的,我甚至能分析出下个月大致销量是多少,就是因为我做过蛋糕,我知道市场有多大。

所以部门老大阳谋、阴谋并用,想要把我调去专门做蛋糕。结果一个月后,我直接拍拍屁股要走人,他们反而好几个人轮流过来劝我留下。


其实只要在职场上混迹几年,就能见到各种各样的阳谋、阴谋。更不要说历史记载中的,那就更多了,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手段不同而已。然后有些人总结了一下,弄出了各种名字好听的三十六计,作为粉饰。其实归根结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是用来害人,阳谋、阴谋都是卑劣的;如果是用在正处,阳谋、阴谋又何妨。

如果阳谋是基于阴谋之后或之上的,我个人观点会保留在结果之中。大局才是最合理的态度,毕竟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来决定的!不要偏离方向和迷失了自我。

共识的达成不是以物质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是共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来决定。所以方法是先决条件,也许不尽人意,但是安全第一!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a5978c3ae65df1c9.html]
即墨田横岛旅游攻略(即墨田横岛有什么好玩的)
上一篇 2024-05-06
善的笔顺(善的笔顺怎么写)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