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汉族人使用的复姓有1500多个,而现在汉族人使用的复姓和多字姓约有200个(所谓多字姓是指字数超过两个字的姓)。现状复姓不仅数量少,而且姓复姓的人也很少,我身边还没见过一个复姓的。
造成复姓和多字姓大量流失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自然法则。类似于生物学里面的一种现象,一个物种,比如大熊猫,它的种群数量越低,就越容易灭绝,反之,其种群数量越高则越容易发展壮大。这也很容易理解,大熊猫数量这么少,一个个体的消亡,对整个种群而言就是一笔惨重的基因损失,若不加以保护很容易灭亡。姓氏演变的基本规律也差不多,大姓(人口多的姓)的人口会原来越多,小姓(人口少的姓)会越来越小。像那些超级大姓如张、王、李,几乎不可能灭绝,而复姓以及多字姓大多数都是小姓,至少人口拼不过单字姓,大姓占有的社会资源多,人口增长快,这是复姓以及多字姓越来越少的原因。
第二:使用方便。汉语是单音节语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独立的意义,这样一来单字姓使用上就比复姓方便简洁许多。复姓我们多少还能见到一些,而多字姓如三个字、四个字……乃至十个字的几乎没讲过,从适者生存的角度看,复姓以及多字姓消亡一点也不奇怪。
第三:改姓。一方面许多小姓改成大姓,另一方面很多少数民族汉化,改成当地的大姓。改姓就相当于找靠山,当然要找个靠得住的大姓。另一方面,很多复姓改成单姓,例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受到宫刑,为躲避牵连,两个儿子一个给司字加一竖,改姓同,一个给马字加两点,改姓冯。欧阳简化为欧和阳,钟离改成钟,公孙简化成孙,等等。
人们知道古代复姓大多都是从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里知道的,到底真的有那些复姓吗?也许是武侠小说的作者为了让主人公更神秘所编排的吧,也有可能是真的有,到了现代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简化了复姓,或者直接改姓别的姓?就像前清的满姓,不就是改了汉姓了,都是有可能的!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d2de1bcf777a0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