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二二一的成语 (110个)
-  41 
 - 成语拼音:
 - yī xīn wú èr
 - 成语解释: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  42 
 - 成语拼音:
 -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 成语解释:
 -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  43 
 - 成语拼音:
 - shuō yī bù èr
 - 成语解释: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44 
 - 成语拼音:
 - wén yī zhī èr
 - 成语解释: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45 
 - 成语拼音:
 - yī lái èr wǎng
 - 成语解释:
 - 来来往往次数多
 - 成语出处: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46 
 - 成语拼音:
 -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 成语解释: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47 
 - 成语拼音:
 - dí yī què èr
 - 成语解释:
 -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  48 
 - 成语拼音:
 - shǔ yī shǔ èr
 - 成语解释:
 -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 成语出处:
 -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  49 
 - 成语拼音:
 - yī cháng èr duǎn
 - 成语解释: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成语出处:
 -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  50 
 - 成语拼音:
 - yī qīng èr chǔ
 - 成语解释:
 - 十分明白、清楚。
 - 成语出处:
 - 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  51 
 - 成语拼音:
 - yī qí èr zhěng
 - 成语解释:
 - 齐齐整整
 - 成语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齐二整。”
 
-  52 
 - 成语拼音:
 - yī tái èr miào
 - 成语解释:
 - 台: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
 - 成语出处:
 -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  53 
 - 成语拼音:
 -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 成语解释:
 -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  54 
 - 成语拼音:
 - dīng yī mǎo èr
 - 成语解释:
 -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  55 
 - 成语拼音:
 - dú yī wú èr
 - 成语解释:
 -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成语出处:
 -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  56 
 - 成语拼音:
 - lüè zhī yī èr
 - 成语解释:
 - 指稍微知道一些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57 
 - 成语拼音:
 - yī bǎi èr shí háng
 - 成语解释:
 - 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 成语出处:
 - 《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  58 
 - 成语拼音:
 - yī chà èr cuò
 - 成语解释:
 -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  59 
 - 成语拼音:
 - èr tóng yī mǎ
 - 成语解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60 
 - 成语拼音:
 - chāo qián yì hòu
 - 成语解释:
 - 轶:超出。超过前辈,冠绝后世。形容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 成语出处:
 - 《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仰见天朝制度维新,超前轶后,洵为万万年不易良规。”
 
 * 关于一二二一的成语 形容一二二一的成语 描述一二二一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c33fcba051481a1.html]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