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有几个妃子,其中最受宠的就是慈禧太后了,光绪皇帝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在他小的时候,慈禧太后就经常带带着光绪出去游玩,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后来光绪皇帝长大了,慈禧太后也开始慢慢变老了,但是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的感情一直都没有变,而且还经常去看望慈禧太后。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是母子两人的关系简直是势同水火,同治与嫡母慈安太后的关系反倒好些。这都是因为慈禧太后强烈的权力欲望和她那变态的控制欲。同治一生郁郁不得志,连爱情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慈禧太后的控制欲极强,同治喜欢皇后阿鲁特氏,慈禧就越来越不喜欢阿鲁特氏,在同治病死之后的,皇后阿鲁特氏也离奇死亡。就像光绪皇帝喜欢珍妃,而慈禧太后又趁机把珍妃扔到井里活活摔死,自古婆媳矛盾都是难以磨合的。
清朝唯一的蒙古族皇后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19岁入宫,她的父亲是清朝唯一的旗人状元,阿鲁特氏可以说是一位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激烈斗争,才终于得到了皇后的宝座,被封为嘉顺皇后,也成为了清朝唯一的蒙古族皇后。
据说,在选立皇后的时候,慈禧太后钟意凤秀14岁的女儿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喜欢阿鲁特氏。阿鲁特氏虽然相貌不如富察氏,但是她认为“娶妻娶德,娶妾娶色”,立皇后应该以德行为准,阿鲁特氏比皇帝大两岁,懂得事情就多,可以更好地照顾皇帝,帮助皇帝读书。
两宫太后观点不同,暗自角力。同治皇帝出于对生母的厌恶,遵从了慈安太后的意愿,阿鲁特氏得以入主中宫。
但是谁能料到,做皇后成为了阿鲁特氏噩梦的开始,她其实是很不自由的,两宫皇太后尚在,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要伺候两位婆婆,每天都要去太后那请安、侍膳,以尽孝道。慈安太后对这个儿媳妇还是很照顾的,可是慈禧太后就经常指斥、责难她。同治皇帝与阿鲁特氏关系很好,两人相敬如宾,这更是招致慈禧太后的不满。
慈禧太后喜欢的富察氏被封为慧妃,两年之后连升两级,成为了皇贵妃,可见慈禧太后对她的偏爱,这偏爱也让富察氏备受同治的冷落。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两个人的较量也牵连着阿鲁特氏和富察氏两个人。
最后同治皇帝干脆远离所有后妃,转身去宫外的烟花柳巷游走。不足19岁就身染重病而死了。在同治死亡的前一天,皇后阿鲁特氏前来探望,哭诉着慈禧太后的刁难。同治还安慰她,暂且忍耐一下,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慈禧太后偷听到这句话时,气得冲出来揪住皇后的头发,劈脸就是一巴掌。
同治皇帝受到惊吓昏厥了过去,次日就驾崩了。而嘉顺皇后在两个多月后也香消玉殒了,她很有可能是在绝望之中自杀,随丈夫而去了。有人认为嘉顺皇后是死在慈禧手里,但当时还有慈安太后在,嘉顺皇后和慈安太后还有亲戚关系,慈禧应该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嘉顺皇后下手。总之,这对帝后的爱情还是被慈禧太后活活扼杀了。
而富察氏则是以皇贵妃的身份一直陪在慈禧的身边,46岁去世,她虽然身份尊贵,但是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独守空房将近30年。
三位长寿的皇贵妃
当年跟着嘉顺皇后和慧妃一起入宫的还有三个女子,虽然丈夫同治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而这三位妃子却是非常的长寿。
第一位是庄和皇贵妃,阿鲁特氏,她在辈分上是嘉顺皇后的姑姑,但实际上比皇后还小三岁,因为是庶出女儿所以入宫之后只被封为瑜嫔,比自己的侄女相差了四级。她不受皇帝喜爱,也不招慈禧待见,实际上就是一个边缘人物而已。守寡的时候只有19岁,因为在宫中未曾有什么错处,所以一直被封为皇贵妃,去世的时候65岁。
第二位是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入宫之后被封为瑜嫔,据说她是同治的一后四妃中长相最为漂亮的一个,最开始的时候,同治还会时不时地临幸于她。在丈夫死后的漫长岁月里,瑜妃等人在后宫的日子苦闷而寂寞。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出逃,扔下了同治皇帝的四位妃子。
富察氏年纪小,只会哭哭啼啼,瑜妃不得不站出来和众位大臣想应对的办法,所幸联军见了瑜妃还很礼敬,并未伤害宫人。这件事成为了瑜妃一生之中唯一可以称道的事情,慈禧回宫之后却并未封赏,这让瑜妃苦闷不已。瑜妃最后也被封为皇贵妃,享年77岁,可以说是很长寿了。
第三位是荣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她的位份最低,被封为瑨贵人,她享年78岁,是同治皇帝最后一位去世的妃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慈禧太后去世的时候,这三位皇贵妃要求与慈禧太后一同殉葬,她们对慈禧太后肯定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呢?原来她们认为自己身为同治皇帝的妃子,地位实在是远不如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和瑾妃,她们想要以殉葬为要挟提升待遇。
最后三人和光绪皇帝的瑾妃一起,形成了隆裕太后以下的四大太妃,地位和待遇终于能提升一些了。
同治皇帝的人生是悲剧的,她的一后四妃也很不幸,在漫长的孤寂之中,只能在后宫写写画画,度过凄苦的一生。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17ab8b530025de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