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稻曲病怎么让它不蔓延)



水稻稻曲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稻曲病怎么让它不蔓延)

  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水稻稻曲病的特点和发生症状。

1、水稻稻曲病特点

  稻曲病,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绿核菌的侵染引起。这个病呢,是个“富贵病”,老百姓俗称“丰产果”,也有叫绿黑穗病的。

  偏施氮肥过多的稻田易发且发生较重。26-28℃为病菌繁殖最适温度,高温时下雨也是个重要的诱导发病原因,便于病菌的繁殖和病害的流行、蔓延。

2、水稻稻曲病症状

  稻曲病只危害稻穗,这点和稻瘟病、纹枯病不同。病菌孢子在水稻的孕穗期和开花期侵染,之后随着植株的生长侵入花器开始危害。

  最初病菌在颖壳内生长,逐步发展成把整个稻粒都包裹上黄绿色的霉层,慢慢再呈墨绿色。

  初期的霉层是光滑、平整的,随着孢子座越来越大,霉层变的皱褶不平,发病的稻粒常为普通稻粒的2-3倍。

  如果我们来给病粒来个横切面的话,会发现从外到内的颜色分别为:墨绿色、黄绿色、白色,这也代表着病菌的发展过程。

  如果在田间诊断的话,大病粒、墨绿色霉层这两个关键词,会帮助我们比较容易辨别出稻曲病。

3、水稻稻曲病发生趋势

  稻曲病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孢子萌发、繁殖。现在常看到的是早稻发生较轻,中晚稻发生偏重。

  可能是早稻孕穗期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绿核菌孢子来讲,不是最适繁殖条件吧。经常轮作的稻田相对较普遍发生。

  抽穗期遭遇阴雨天气容易造成稻曲病的流行,这点和小麦的赤霉病发生条件比较相像。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了解了稻曲病的特点和症状后,我们再来谈一下该如何防治?

1、水稻收割后,要进行晒田和深翻

  这样能降低稻曲病病菌孢子的基数,以较少土壤中越冬的病菌,有效避免病菌对水稻的侵染。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管理中尽量避免偏施氮肥

  有老百姓水稻田只撒施尿素,认为尿素劲大、肥效也快,使用后庄稼变化明显。可偏施氮肥,给后期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埋下隐患。

3、预防

  ①拌种:用50%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72小时,再播种。

  ②在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这三个关键时期,亩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进行叶片喷雾预防。

4、发生后的治疗

  亩用2桶水、每桶水使用:48%肟菌酯戊唑醇15毫升+30%己唑醇10毫升+精油15毫升。

  或者亩用2桶水、每桶水使用:25%氟硅唑悬浮剂15毫升+30%唑酮乙蒜素乳油25毫升+精油15毫升。

您还可以搜索:水稻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水稻稻曲病对人有害吗现在怎么办,水稻稻曲病怎样防治,水稻的稻曲病是什么症状,水稻稻曲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最好,水稻稻曲病防治措施,水稻稻曲病的病原有何利用价值,水稻稻曲病防治技术原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水稻稻曲病用什么药防治好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622.html]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
上一篇 2023-05-20
浦东新区小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