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坚持读书,遇到要铁棒磨针的老人,就回去学习了。
详细的情节是:象耳山脚下磨针溪。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原文如下:
铁杵成针
宋代: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柱成针,就是说把铁棒磨成了绣花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话说: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成针的意思是只要靠顽强意志铁杵也能磨成针。
这是一个成语,表示一个人做事如果有意志,有坚强的毅力就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的。
铁杵成针是一个成语故事,是一个励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读后会使人进步,向上,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是说只要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达到目的。铁杵成针是一个成语。铁杵是指铁棒,把铁杵磨成针,其中蕴含着向着目标努力,下足功夫,持之以恒,定能达到目标。铁杵成针和水滴石穿是同样的道理,寓意如出一辙。
做任和事情都要有耐心,要坚持有信心都会成功的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fc0308de63dce9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