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慢性疾病有补助的有几种(慢性疾病补助包括哪些病)


对有补助的有几种慢性疾病补助包括哪些病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国家对慢性疾病有补助的有几种慢性疾病补助包括哪些病,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全览:

国家医保规定可报销的慢性病有哪些?

国家医保规定可报销的慢性病共10种,分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慢性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WHO通过制定“慢病防治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技术文件,指导全球的统一行动;各种慢病有不同的要求,各地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一般可概括为:

(1)一级预防: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无烟学校,设立无烟日、高血压日、世界精神病日、爱牙日等健康促进制度建设;实施慢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制度;定期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等。

(2)二级预防:定期对各类高危人群进行慢病筛查;为居民提供及时、方便的健康咨询、医疗服务和转诊服务。

(3)三级预防:提倡慢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之问的双向转诊制度;使病人在急性期得到有效、规范的治疗;病情稳定后,按照合理的治疗方案,在社区获得方便、连续、经济、有效、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晚期病人能够得到规范的康复指导、医疗照顾和临终关怀等。

扩展资料:

1、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3、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慢性性病

十大慢性疾病国家补贴是什么

【法律分析】:1、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起慢性病付标准为200元。定点专科医院中的一级医院慢性病起付标准为200元,二级医院起慢性病付标准为400元。在起付标准以上、门诊慢性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门诊统筹基金支付50%。

2、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门诊慢性病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年支付限额,在此基础上每人每年支付限额增加200元。

3、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同时享受门诊医疗待遇,核算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时,门诊医疗费用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

4、门诊特殊疾病医疗待遇按住院标准执行,一个参保年度内只计算一次起付线,起付标准按照就诊医院级别标准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国家规定的慢性病有哪些疾病属于慢性病可以报销的?

国家医保规定可报销的慢性病共10种,分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bai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慢性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WHO通过制定“慢病防治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技术文件,指导全球的统一行动;各种慢病有不同的要求,各地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一般可概括为:

(1)一级预防: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无烟学校,设立无烟日、高血压日、世界精神病日、爱牙日等健康促进制度建设;实施慢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制度;定期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等。

(2)二级预防:定期对各类高危人群进行慢病筛查;为居民提供及时、方便的健康咨询、医疗服务和转诊服务。

(3)三级预防:提倡慢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之问的双向转诊制度;使病人在急性期得到有效、规范的治疗;病情稳定后,按照合理的治疗方案,在社区获得方便、连续、经济、有效、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晚期病人能够得到规范的康复指导、医疗照顾和临终关怀等。

国家慢性疾病补贴政策是什么

门诊慢性病最新政策

1. 慢性病起付标准:300元;

2. 慢性病报销比例:按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报销比例为50%;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报销比例为60%。

3. 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服抗排异药门诊治疗费用报销不设起付线,按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报销比例为70%,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报销比例为80%。

4. 尿毒症透析治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服抗排异药年度费用报销限额标准:按低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限额为6万元。未成年居民和按高档标准缴费的成年居民限额为8万元。

门诊慢性病报销申请流程规定

1. 门诊慢性病每年集中审定一次,具体申报时间及审定程序由医保经办机构确定。

2. 申报材料包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特殊治疗)申请表、市(县)级医院诊断书、市(县)级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件(首页、出院小结、与诊断相关检查报告单、手术记录)、身份证复印件。

3. 70周岁以上或严重行动障碍的申报人员,可不参加现场体检,由医疗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认定。

4. 患有**搭桥术后、血管支架术后、**起搏器置入术后、风湿性**病换瓣术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精神类疾病、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参保人员,可不参加现场体检,由医疗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认定。

5. 恶性肿瘤、尿毒症及组织器官移植术后的参保患者,可以随时申报。

6. 申报人员对认定结果有疑义的,在接到认定通知一周内,可向市、县医保经办机构提出书面复查申请,市、县医保经办机构分别组织复查。

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

各地慢性病医保政策不同。如浙江:

关于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门诊医保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 建立健全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管理制度

(一)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范围。结合我省慢性病疾病谱情况,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暂定为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腹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12种。

各地可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在上述省定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基础上,自行增补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

(二)报销比例。对纳入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范围的病种,应当适当提高门诊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有条件的统筹区按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政策执行。

(三)适用对象。我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均可享受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有关政策。

二、建立健全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处方管理制度

(一)医疗机构。已纳入浙江省医保定点范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有条件的统筹区可以扩大到医保定点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医生为家庭签约责任医生。三级医院根据专科建设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医生资格。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医生名单报同级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二)处方时限。纳入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范围的病种,一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可根据病情需要放宽至12周。

(三)风险控制。医生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要谨慎评估疾病风险,严格把握适应指征,明确告知申请患者慢性病连续处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对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在其就诊时由本人提出申请,并要求本人在处方申请栏上签字同意;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在其就诊时应由直系亲属或相关监护人提出申请,并在处方申请栏上签字同意。

(四)处方调剂。患者可根据本人意愿向定点医疗机构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医生提出在其参保地(或长期居住地)统筹区内指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调剂使用慢性病连续处方。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医生应提供纸质慢性病连续处方(外配处方),并向参保地(或长期居住地)统筹区医保经办机构报送相关处方明细。指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师受理慢性病连续处方(外配处方)调剂申请时,应核对患者相关就医凭证。

患者应在前次同种慢性病处方剩余用药量不超过7日(含)内提出再次配药申请。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应要求其停止用药,及时到开具处方医生处复查就诊。

(五)处方收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每次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时,只收取一次门诊诊查费(或一般诊疗费)。

三、探索建立慢性病药品第三方配送机制

患者在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慢性病连续处方时,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相应药品,可由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通过慢性病连续处方(外配处方)调剂方式,由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将药品直接配送到患者指定地址。医保相关药品费用与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约定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承担药品直接配送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具有比较稳定的约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服务网络;

2.具有较好的医药储备资质和管理服务能力;

3.具有医药物流服务平台,能按医保政策和监管要求开放医药物流服务数据,接受医保全程监管。

开展医保药品直接配送服务的相关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和约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报同级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按照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药取药的要求,结合当地医疗资源布局和医药物流网络特点,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慢性病药品第三方配送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门诊慢性病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密切沟通,协同推进。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医保智能监管平台,提升医保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政策,规范完善各类人群转诊备案和异地就医备案制度,为不断完善跨省和省内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夯实基础。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慢性病连续处方及相关外配处方的规范管理,强化慢性病医疗质量监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给保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各级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及其医生应加强慢性病门诊用药管理,按照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原则,按病情控制患者用药量,尽量减少慢性病药品浪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公正原则,通过谈判等方式,合理确定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按照相关处方管理办法、医保定点协议和第三方配送约定要求,履行慢性病连续处方(外配处方)责任,督促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商严格按要求开展药品配送服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三)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慢性病连续处方及相关外配处方备案制度,依托医保智能监管平台,按照“到患者、到药品、到医生”的数据管理要求,加快完善慢性病医保管理模块,实现慢性病医保管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要加强对主要慢性病药品费用支出的监管,定期对统筹区内医保基金支出和用药量排名前十位的门诊慢性病药品(精准到商品名)进行排序,科学分析,杜绝医保药品滥用和医保基金浪费。要将慢性病连续处方管理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年底要对相关定点医药机构慢性病管理情况开展协议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考核体系,引导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质优价廉的慢性病医疗服务。

慢性病可以申请报销几种

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25种 1、恶性肿瘤 2、慢性肾功能不全 3、再生障碍性贫血 4、类风湿性疾病 5、慢性活动性肝炎 6、慢性**炎 7、结核病 8、肠粘连 9、脑血管意外回复期 10、肝硬化失代偿期 11、慢性肺源性**病 12、慢性心功能不全 13、心率失常 14、冠心病 15、帕金森氏病 16、高血压病 17、糖尿病 18、慢性前列腺炎 19、前列腺增生症 20、精神病 21、麻风病 22、红斑狼疮 23、慢性萎缩性胃炎 24、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 25、慢性盆腔炎

拓展资料

慢性病报销流程:

第一步:申报慢病参保人员和以单位组织申报慢病医保代办员向市医保局和各区医保分局申报慢性病资料

第二步:市医保局和各区分局经办窗口对慢病人员申报的材料进行初审

1、初审合格:按照市医保局慢性病认定标准,对慢性病申报人员提供资料进行审核,对提供资料齐全,符合认定慢性病认定标准的,各区分局要将初审合格申报人员资料整理好后上报市医保局特疗科。

2、初审不合格:按照市医保局慢性病认定标准,对慢性病申报人员提供材料不符合认定标准,市局和各区分局将申报材料及时反给慢病申报人员或申报单位,并说明不符合原因。

第三步:市医保局统一组织对慢性病申报材料进行核实

1、核实合格:市医保局组织对慢性病人员申报材料进行入院核实,对核实材料真实可靠的,统一按病种进行分类,纳入体检安排。

2、核实不合格:对在入院核实中发现造假的,不予纳入体检安排,并将申报退还给申报人员和申报单位,并取消该参保人员三年内申报慢病资格。

第四步:市医保局按参检病种进行分类,并联系体检医院。

第五步:市医保局和各区分局对管辖范围慢病人员进行参加体检通知

第六步:参加慢病体检人员要按照市或区医保局通知时间,准时指定医院参加体检

第七步:市医保局组织专家进行慢性病认定

市医保局按照病种分类,组织不同类别医疗专家,依据慢性病参检人员体检结果,并结合申报材料,现场诊断情况,依据文件规定的市慢性病认定标准进行逐一认定。

认定不体格:对专家认定不合格慢性病申报人员材料返还申报单位或申报本人。

第八步:市医保局对经专家认定合格的慢病人,将认定级别和病种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生成慢病卡号。并制作慢性病卡

哪些病可以申请慢病补贴?

一、享受慢性病医疗补助的范围为以下16种慢性病:

高血压(二期)、冠心病、糖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含肝硬化)、肺结核、恶性肿瘤、尿毒症、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股骨头坏死、帕金森氏综合症、痛风、甲亢。

二、注意:

1、遇到法律问题应委托专业处理。未建立正式委托关系之前的律师解答,均不得作为自行处理实际案件的依据。

2、非专业人士严禁擅自以法律条文或者法学专业文章作为实际案件的处理依据。

3、如自行处理法律问题,后果自负。

扩展资料:

定义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慢性病发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慢性病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faefe8776fb1a318.html]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上一篇 2024-04-29
军队人员、军属探亲假的相关政策规定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