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青所属马家军编制(马步才公示)


马步青所属马家军编制,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土匪组织。他们以杀人为乐,无恶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悍匪”。马步芳的手下有一个叫张宗昌的人,此人号称“青面兽”,在当地横行霸道,人称“三不知将军”。张宗昌的部队,曾经打死打伤过不少人,因此他也被称为“西北王”。

1955年的授衔大典中,诞生了千余位的开国将帅,不过有很多人由于特殊原因并未在55年被授予军衔,而是在其后的日子里被补授。

有这样一个人,党中央本决定在1958年补授他大将军衔,但他称只要上将就可以了,他就是李聚奎。

毛主席对李聚奎的评价非常高:“要是没有他,新中国的成立至少要晚10年。”

今天,我们便来了解关于开国上将李聚奎的故事。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兰田西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里条件贫穷,但父母还是供他读了两年私塾,使得李聚奎成为开国将帅中的一个小知识分子。

1926年,北伐军光复湖南,李聚奎决定参军入伍,给自己搏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可以说李聚奎非常幸运,因为他当时的营长是彭德怀元帅,这让他接触了许多共产主义思想,有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

随着北伐战争不断推进,李聚奎看到了共产党和 *** 的区别,加入我党的心思越发浓烈。后来大革命失败,整个中国的运动也陷入低潮,李聚奎毅然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他在一次党小组会议上表示:“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 *** 什么,我就干什么!”

此后,李聚奎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践行着这句话,作为一个从大头兵当起的战士,李聚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凭借自己的能力一点一点的爬了上来,而他在参加革命的前几年也一直在彭德怀的手下。

直到井冈山保卫战后,彭德怀带领队伍转战湘鄂赣,而黄公略与陈毅则在1930年1月接管了刚成立的红6军,红6军下辖三个纵队,李聚奎被调任到第三纵队担任队长。

李聚奎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每次冲锋陷阵时都在最前面,可有勇不代表无谋,他深谙游击战术,擅长以袭击、阻击和游击战法打击敌人,因此成为了黄公略和陈毅的爱将。

后来红6军归红一军团建制并改称红3军,李聚奎改任为红9师27团团长。当时正值 *** 反动派对我党进行第一次“围剿”,张辉瓒担任敌军师长,和蒋介石其他兵力共10万人进攻我党根据地。

张辉瓒对于装备落后的我军不屑一顾,贪功冒进,被引诱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最后被李聚奎活捉。毛主席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中还有两句记录了这件事:“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李聚奎因功先后升任红8师师长和红7师师长,要知道这时候的他不过十七、八岁。而李聚奎也没辜负组织的信任,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又一次捉住了敌人的一个师长。

当时是李聚奎刚打赢了江西金溪西南黄狮渡战役和浒湾战役,他乘胜追击,下令全师包围江西宜黄南部的大龙坪,以伤亡46人的代价消灭了敌人一个师部和一个旅3000余人,生擒了敌师长李明。

这场战争是彻彻底底的大胜,以至于聂荣臻知道后激动的把李聚奎抱了起来,高呼“红军万岁”。时年8月,李聚奎被颁发二等红星奖章,这枚奖章只授予“曾经转移战局而获得伟大胜利”的人。

后来我党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北上长征。

李聚奎的队伍被中央点为前锋部队,他带领部队出潇水、战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闻名全军,哪怕是 *** 将领也知道了我党中有一个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打起仗来厉害得紧。

有这样经历的李聚奎毫无疑问算是少年成名,可他却一点也不狂傲,对待功劳也有着平常心。

比如强渡大渡河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红军十七勇士,却不知道李聚奎才是背后的直接指挥者,有人曾劝李聚奎把这件事写成一篇文章,毕竟他本就是居功甚伟。

李聚奎听后却这样回答:“那场战斗,体现的是红军的战斗精神。多少年之后,也许我们许多人的名字都会被遗忘,而红军的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却必将流芳千古!”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为加强两军联系和交流,李聚奎被调任到红四方面军红31军担任参谋长。当时张国焘意图在党内搞分裂活动,李聚奎坚决 *** ,可张国焘后来还是领导红四方面军南下导致损兵折将,吃到苦头后才决定北上,李聚奎则攻占了通渭城,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辟了道路。

1936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由渡河部队部队组织西路军,执行建立河西根据地和打通远方的任务,这也是李聚奎第一次体会到失败和狼狈的滋味。

李聚奎率领红9军、红5军、红30军西渡黄河,却遭到了马步青和马步芳率领的3万“马家军”以及10万“民团”的疯狂进攻,李聚奎虽用高超的指挥艺术给与了敌人重大杀伤,甚至是用胜利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1937年1月,除了部分转移的西路军,剩下的人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全军覆没,只剩下了李聚奎一人躲在了荒无人烟的祁连山。

当时的李聚奎才23岁,年轻气盛,还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失败,他虽为人谦逊,可不代表没有自己的骄傲。因此,李聚奎一直憋着一口气,一门心思想要找到党中央,东山再起。

就这样,李聚奎和一个老乡换了衣服,扮成叫花子,风餐露宿,吃了无数苦头后,终于用两个月的时间逃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见到毛主席时,李聚奎感到心中难受,却又欲哭无泪。

最后毛主席大手一摆说道:“没事,你是虽败犹荣。”

的确,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李聚奎的能力不行,何况是败给了数十倍于几的敌人。此后,李聚奎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参谋长,北上抗日,成为了陈赓的得意助手。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李聚奎用自己的指挥艺术促成了多次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功臣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担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后又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负责朝鲜战争的后勤保障工作。

当时志愿军的后勤供应非常困难,毕竟以前的物资大多就地取材,可入朝作战却需要从国内运送作战物资,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李聚奎想起了他在祁连山乞讨时吃过的一种炒面,炒面的特点就是使用方便、易于保存,正好符合志愿军的需求。

因此,在李聚奎的研究下,成功做出了野战方便食品,同时发动东北人民帮助做炒面以供应志愿军,使得当时出现了国内“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炒炒面”和前线“一把炒面一把雪、夺取战斗新胜利”的动人场面。

1955年7月,我国成立了石油工业部,由李聚奎担任首任部长,他也因此错过了授衔机会,不过,当时的李聚奎手里却有三枚一级勋章,这是大多将军都无法拥有的殊荣。

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期间,李聚奎创建了克拉玛依油田,筹备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华东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勘探处,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在大规模开展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8年,李聚奎被补授上将,他也重新回到军队工作。直到特殊时期到来后,李聚奎由于坚持原则,不理会老领导林彪拉拢,遭到诬陷,并在1969年时遭到关押。

8年后才被重新落实工作,前往复建的后勤学校担任政委。李聚奎遵循邓公“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指示,以高龄深入教学一线,为我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快速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

1981年,身体欠佳的李聚奎退下领导岗位,担任中央军委顾问,不过他表示“不当不顾不问的‘虚名顾问’。”因此多次参与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针的制定工作,同时像中央军委提出自己关于军队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

1988年,李聚奎被授予中国人民 ***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5年6月25日,李聚奎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f0305aae94bc8d6a.html]
都市快报电话投诉热线有用吗(都是快报电话)
上一篇 2024-05-26
有意思的辩论队队名(辩论赛队名 和谐有内涵)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