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是东方客家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享有“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美称
200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六群四楼”中
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土楼群
振福楼、衍香楼、和贵楼、怀远楼
永定占了"三群两楼"
小编带你走进
"三群两楼"
第一站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
也称作洪坑土楼群
每一座土楼都藏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满怀自信向世界旅人倾诉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区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位于美丽的乡村——洪坑,也称洪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杰出代表。全村只有一个林字姓氏,村落包含了土楼王子振成楼、经典五凤楼福裕楼、宫殿式方楼奎聚楼、袖珍圆楼如升楼及庆成楼、光裕楼、福兴楼等古朴典雅的土楼依山傍水,书写客家人田园牧歌的诗意。
土楼王子——振成楼
振成楼建于1912年,距今已有108年的历史,保存相当完整,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素有土楼王子的美称。此楼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客家家训馆——庆成楼
庆成楼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1100平方米。高3层,面阔7间,进深6间,中为天井,内通廊式,全楼设4道楼梯,1个大门,1口水井,后厅为祖堂。庆成楼也称为客家家训馆,其内容包括客家源流、祖训家规、客家厅堂、客家私塾、楹联匾额、家训故事、客家俗语、家庭美德八个部分组成。
府第式方楼——福裕楼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为经典五凤楼的杰出代表,为洪坑方形土楼之首,临水背山,高达七层,气势逼人。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由清砖砌成,耗资十多万大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距今有100多年历史。
长形方楼——光裕楼
光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福裕楼南侧,东临洪川溪。此楼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坐西朝东,长方形土楼,占地约2500平方米。全楼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内有一口水井。祖堂设于内院中间。
福兴楼
福兴楼坐落于洪坑村中部,振成楼西北侧,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一1850年),坐北朝南,占地约800平方米。楼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设两道楼梯和一个大门,内有水井。祖堂设在后厅。
布达拉宫殿式——奎聚楼
奎聚楼始建于1834年,占地6,000平方公尺,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土楼之一,从远处望去,颇有西藏布达拉宫的影子,因此奎聚楼又有「小布达拉宫」的称号。
袖珍圆土楼——如升楼
如升楼,迄今为止最小的圆土楼,建于公元1901年。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因楼小,外观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米升”,故名“如升楼”。
注:图片来源于陈军、胡家新、王福平、黄华南等人摄影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eb7d27ce8d46b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