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12.8[原文]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①。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②。”
慎子勃然不悦③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④。”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⑤。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⑥。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⑦?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⑧!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⑨。”
12.8[通释]
鲁国君想让慎子担任将军,孟子说:“未经过教练就使用他们这叫祸害百姓,祸害百姓的人在尧舜时代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即使作战一次就能打败齐国并占领南阳这也是不可以的。”
慎子愤怒地变了脸色说:“您这话实在让我听不懂。”
孟子说:“我明白地告诉您:天子的土地纵横千里,不够一千里不足够面对诸侯;诸侯的土地纵横百里,不够一百里不足够守住宗庙存放的典籍。周公受封在鲁地是方圆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也就局限在方圆百里;太公受封在齐地也是方圆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也就局限在方圆百里。眼下鲁国有五个方圆百里的土地,您以为有王者兴起,那鲁国的土地有减少的可能呢还是有增加的可能呢?只是从远处拿它来放在近处,像这样的事仁厚的人尚且不做,何况通过杀人来求取它呢!品行正派的人侍奉君主努力引导君主走上正道,在爱民上用心就是了。”
12.8[注释]
①鲁欲使慎子为将军:鲁国国君想让慎子担任将军。慎子,名滑厘,善用兵者。
②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未经过教练就使用他们这叫祸害百姓,祸害百姓的人在尧舜时代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即使作战一次就能打败齐国并占领南阳这也是不可以的。教,动词,教练。前两个“之”为代词,指“不教民这种做法”。殃,使……遭殃,祸害,坑害。南阳,在泰山西南汶水之北,此时属于齐。
③勃然不悦:愤怒地变了脸色。勃然,因愤怒而变了脸色的样子。
④此则滑厘所不识也:您这话实在让我听不懂。滑厘,慎子自称名。
⑤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我明白地告诉您:天子的土地纵横千里,不够一千里不足够面对诸侯;诸侯的土地纵横百里,不够一百里不足够守住宗庙存放的典籍。三个“之”,均为助词“的”。待,对,面对。典籍,涉及国家典制的文献档案。
⑥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周公受封在鲁地是方圆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也仅仅局限在方圆百里;太公受封在齐地也是方圆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也仅仅局限在方圆百里。之,分别放在“周公”与“封于鲁”、“太公”与“于齐”这两个主谓短语之间,分别取消这两个短语的独立性。俭于百里,局限在方圆百里。俭,歉,显不足。于,在。
⑦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眼下鲁国有五个方圆百里的土地,您以为有王者兴起,那鲁国的土地有减少的可能呢还是有增加的可能呢。今鲁方百里者五,眼下鲁国有五个方圆百里了,这是定语后置句,数词“五”这个定语被放在中心语“方百里者”后。王者,有一统天下心愿的仁义国君。在所损,有减少的可能。在,表存在,有。所损,减少的(可能)。所,……的,……的可能。
⑧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只是从远处拿它来放在近处,像这样的事仁厚的人尚且不做,何况通过杀人来求取它呢。徒,只是。取诸彼,取之于彼,从远处拿它。诸,“之于”的合音词:之,它,指双方争夺的土地;于,从。彼,远指代词,人家的,远处,指齐国。以,来。与此,给自己,放在近处。此,近处。于,通过……的方式。
⑨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品行正派的人侍奉君主努力引导君主走上正道,在爱民上用心就是了。之,放在“君子”与“事君”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事,动词,侍奉。务,努力,致力。引,引导。当道,步入正轨,走上正道。志,用心。于,在。
12.8[解读与点评]
孟子对鲁国打算任命慎子为将军泼冷水,使得慎子不高兴。
驱赶没经过训练的民众去作战这是儒家反对的。孔子曾反对不经过教化就让民做事,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孟子也说“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而且还强调,即使您侥幸取胜了也不行。
孟子提出“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是什么意思呢?
周公受封时不是方圆百里吗?初封的各大一些的诸侯后代们都实行扩张政策,将小诸侯国纳入自己的版图。
什么是“在所损”,什么是“在所益”?即有损减的,有增加的。在,存在,存在即“有”。是拆解成“在所”还是拆解成“所损”“所益”来解释?怎样拆解都无所谓,把握住每个字的含义就是了。在所,有……的(土地);所损,减损的(土地);所益,增加的(土地)。
所以孟子说眼下鲁国有五个方圆百里的土地,您以为有王者兴起,那鲁国的土地有减少的可能呢还是有增加的可能呢,意思是说对一统天下的王者来说不分东西南北,所有土地都是自己的用不着往这挪往那划。
两个“而俭于百里”是什么意思?而,也就,也仅仅。俭,歉,略显不足,有局限。而俭于百里就是仅仅局限在方圆百里内。
孟子对慎子说的话总的意思就是,这个将军不要当,这个仗不要打。孟子的意图是消弭战争。
本章产生成语“一战胜齐”“一战胜齐,遂有南阳”“勃然不悦”。“勃然不悦”应解释为“愤怒地变了脸色”,不宜解释成“形容人突然不高兴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c1194abec987e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