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
1、棒棒会, 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2、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
3、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扩展资料:
纳西族传统节日的形成:
纳西族岁时节日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本土与外来民族文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影响下共融共生。就本民族而言,最突出的是东巴教的影响。宗教与民俗的融合在岁时节日上表现得更为充分。
其次是外来民族,尤其是藏族、汉族、白族对纳西族岁时节日的形成与发展也不容忽视。也就是说,这两个因素构成了纳西族岁时节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
1、本土宗教的影响
宗教与民俗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宗教一味高高在上,远离了人间烟火,则只会与民众产生隔阂而萎缩;民俗没有宗教内涵的丰富则显得空虚。宗教利用民俗扩大自己的影响,民俗则把世俗的希望寄托给宗教。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民俗是退化了的宗教。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从纳西族原生的岁时民俗看,与本民族的东巴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外来文化
据史籍记载,汉族传统节日除夕、元旦、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阳、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形成定制,此后一直沿续两千余年以至今日。纳西族地区的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中原节令(烧包)七月半等节日显系汉族传统节日的输入传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纳西族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其中,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 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86f9d03e105d8a5.html]
在线查字典贴的意思
上一篇 2024-05-06
名人命盘廉贞天机(紫微命盘)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

    2024-05-06 10:57:21
  •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最具特色的要数棒棒会。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

    2024-05-05 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