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从事消费活动时,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经营者的侵害,而消费欺诈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行为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价格欺诈。那么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下面,编辑将为读者解答相关知识。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确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消费者欺诈,应当考虑以下三个条件:
(一)从主观上看,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
即诈骗者明知自己告诉对方的信息是虚假的,会使被骗者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而使诈骗者不从事民事行为,主观上具有诈骗的恶意。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意图来看,侧重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对经营者侵权行为的制裁。因此,对故意的认定应采取推定故意原则,即经营者应承担证明自己没有欺诈行为的故意。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诈的故意,就应该认定自己有欺诈消费者的故意,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2)从客观上看,诈骗分子采用的是欺骗手段。
作弊有两种方式:
(1)捏造事实,即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说出虚假的信息;
(2)隐瞒真相,即掩盖和歪曲客观事实。
作为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如实陈述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的义务。这个义务是法定义务,经营者必须履行这个义务。
(3)从客观后果看,欺诈行为造成了对方相信了谎言,陷入了错误的判断,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即与欺诈人进行了民事交易。
简而言之,消费者上当受骗,实现了经营者欺诈的目的。比如卖家为了促销假冒伪劣商品,引诱买家购买,买家觉得假货理所当然,就当真货买。
以上知识是编辑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有三个,即主观上欺诈者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客观上表现为欺诈者采取了欺骗的方法,而客观上的欺诈行为使对方相信了一个谎言。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2705842c470b1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