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启示(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导读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启示,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伯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启示,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5、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6、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

7、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8、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

9、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10、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11、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

12、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扩展资料: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

13、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14、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15、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波阳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16、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17、伯牙的《高山》、《流水》本寓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但《吕氏春秋》的作者并非全然从音乐的角度记载音乐史上的这段佳话,也把传统的乐山乐水的诗情置之于不顾,而是为了突出其君王善纳贤才的政治用心。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钟子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伯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山流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e0404eae86d22d36.html]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故事手抄报(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上一篇 2024-05-14
哈尔滨师范大学就业信息网(哈尔滨师范大学几本)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