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美女多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风雨一条鱼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兰州好玩美女多的地方1
兰州让初来乍到的人惊艳的,绝不只是那一碗面一条河,而在于那里的人。
人是地之魂。少了在这一方热土上滋生的灵秀人物,就象是佛像少了眼睛,森林少了鸟儿,失去了一股慑人心魄的灵气韵味。
人物里面,除了英雄人物,美女也是关键的部分。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儿,兰州不但有美食美景,更有美女。
兰州盛产美女,并不是突然冒出的小道消息,也不是故意营造的虚妄噱头,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
中国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貂婵,即是甘肃临洮人。临洮原名“狄道”,秦朝设立陇西郡,统管天水、兰州一带,出过李广、李渊、李世民等英雄人物,所以说貂婵是兰州一带的人无可厚非,至少也代表了兰州附近美女的实力。
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兰州美女名声尚能广为人知且流传至今,可见其美已到了何种程度,令时隔两千年后的现代兰州人追慕不已,恨不能亲见而扼腕抱憾。
当然,虽然古时候没有相机,无法保留真实样貌,但看看今天的兰州美女,本着“血缘相传”的原则,也可以稍稍领略兰州美女的风采。
今天大家熟知的兰州美女其实也很多,比如央视原当家一姐李修平,央视军事频道主持人张莉,演员罗海琼等等,都是兰州人。所谓孤木不成林,毕竟哪里都可能出现一二个美女,只有批量盛产,才能说明是实力使然。
李修平老师
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兰州,上街转上一圈,第一印象既不是黄河的浩荡,也不是牛肉面的美味,而是惊讶地来一句“这里美女好多哟!”这里面不但有爷们,也有姐们,可见好色之心人皆有之。
以我来兰州二十年的经历,兰州女孩们美得独具特色,比起四川妹子的娇媚、苏杭妹子的温婉、大连妹子的爽丽、新疆妹子的异域,兰州美女美在秀丽白皙,端庄俊俏,高挑纤丽,非常漂亮。
如果贴一个标签,个人愚见应该是“端庄”。如果还要找一个形象代表的话,建议可以去看一下南滨河路上的“黄河母亲”雕塑,其中的母亲一角,端庄大气、曲线颀长、秀美温柔,很有兰州美女的神韵。
窃以为何鄂老师在兰州日久,作品中也不自觉地蕴含了本地美女的样貌所致。
除了端庄,兰州美女一个突出特点是“白”。外地朋友们印象中甘肃风尘满天,人们理应干瘪枯黄,肤色粗糙,标配两朵“红二团”。但不知怎的,实际上这里姑娘们却是一个个白皙水灵,娇嫩细腻,这大概就是俗话所说“枯藤结甜瓜”吧。
当然,以“白”出名的甘肃美女还有天水,当地人称为“天水白娃娃”,但与之相比,兰州姑娘在“白”上难分伯仲,其他方面就更加出色了。
透露一个小秘密,在兰州称呼美女有一个特定词,叫做“莎”,意思就是“漂亮”。叠字“莎莎”即引申意思“美女”。所以外地朋友来了兰州,称呼一个女孩“莎莎”,大概率会获其好感,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网图侵删)
兰州好玩美女多的地方2
公元1419年,中亚帖木儿帝国的苏丹沙哈鲁派遣使团前往明朝,此时距离中亚之王帖木儿死在远征明朝的路上只过去了十四年。而沙哈鲁之所以要派遣使臣访问明朝,就是为了缓解帖木儿帝国和明朝的紧张关系,因为自帖木儿发动东征之后,明朝就已经把帖木儿帝国视为“敌国”。
帖木儿东征
中亚之王帖木儿去世之后,他的子孙们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内战,而这场内战最终帖木儿的四子沙哈鲁胜出而告终。沙哈鲁夺取王位后,立即将国都迁移到他的封地赫拉特,并且将帖木儿帝国的旧都撒马尔罕交给其子兀鲁伯统治。曾叱咤风云的帖木儿帝国,随着其创建者的去世,帝国的军事实力也开始走下坡路。
而沙哈鲁并没有其父帖木儿那样的野心,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征战的人,在沙哈鲁统治时期,一直在恢复因为帖木儿征战而给中亚带来的破坏。为了恢复国内的经济和民生,沙哈鲁也开始和一些曾经的“敌国”握手言和,他在和侄子哈里勒争夺王位的时候便就已经向明朝派遣使者,并且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回应,朱棣曾劝说沙哈鲁莫要和其侄互相残杀。
朱棣的画像
当沙哈鲁正式掌管帖木儿帝国之后,便派遣了一支50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礼物前去拜访朱棣,这支使团在明朝境内停留了两年之久,使团中的一些使臣还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在明朝的所见所闻。当这些使臣返回帖木儿帝国之后,一位名叫哈菲兹的赫拉特学者找到了这些使臣,并且根据他们日记中记录的资料,编写了《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一书。
而《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能让我们得知当时中亚人视角下的明朝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本书也是研究明朝历史和那个时代百姓生活的重要资料。而且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还记载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在明朝的史书上都很难找到,比如在这本书中曾记载,在明朝境内的黄河边上,有一座盛产美女的大城市。
影视作品中的明朝女性
根据此书的记载,使团成员在进入嘉峪关后,便将身上的物品寄存在甘州城,他们被规定只准携带送给朱棣的礼物,而他们离开甘州城后所需的一切物品,都由各地的官府提供,当他们回国时,会从甘州城取走自己放在这里的物品。在公元1420年的10月22日,使团成员抵达了黄河边上的一座大城市,他们称呼黄河为哈剌沐涟河,并且认为黄河和他们家乡的阿姆河十分相似。
不久之后,使团成员就进入了黄河对岸的那座大城市,并且受到城中官员的热情款待。在结束宴会后,使团成员开始在此城中游玩,并且对此城进行了记述:“在哈剌沐涟河上,有用二十三艘船搭成的舟桥。河对岸有一座大城,城中有一座壮丽的佛寺,还有三家大旅社,各种精工巧匠都能在此城找到。城中还有许多美丽的姑娘,尽管中国人大多秀美,但是这座城市仍然以盛产美丽女子而闻名。”
兰州城
不过遗憾的是,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并没有记录这座美女之城的名字。不过自从这本书的汉译本出版之后,一些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对此书的一些地名进行研究,而帖木儿帝国使臣提到的那座美女之城,学者们则认为应该是兰州。
因为这座城市是帖木儿帝国的使臣离开甘州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而且还在黄河岸边,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横跨黄河两岸的兰州城。而且书中关于黄河舟桥的记述,也和古代兰州的铁索舟桥一致,早在唐朝时期,日本的圆仁和尚就曾记载过兰州城的铁索舟桥。
参考资料:《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兰州好玩美女多的地方3
“甘南自驾游”系列游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游游走走故事下酒”阅读全部!
D3:兰州——西宁
按计划,第3天目的地西宁,是旅程中最轻松的一天,总里程不过200多公里,全程高速。既然时间充分,不妨在兰州混上半天。去哪里呢?首先想到的是甘肃省博物馆。我们居然忘了今天是周一,博物馆不开门,一直想看的“马踏飞燕”原件是看不成了。
来兰州可以说就是为了一碗拉面。兰州拉面名气极大,甚至成了“拉面经济”,被用作城市房地产的衡量标准。最有名的是“马子禄”,离东岗较远,于是在宾馆楼下吃一碗。
吃面时还闹了个笑话。进得店来,我问有无“拉面”,答复没有,只有“牛肉面”。我犹豫,服务员说:来了兰州,不吃牛肉面,亏了吧?得,那就来吧。端上桌一看,晕,这不就是拉面吗?
哈哈,原来,拉面在兰州不叫“拉面”,叫“牛肉面”。拉面这名字是青海化隆人传遍全国的,起的名字却叫“兰州拉面”,抢了兰州人的风头,搞得很多外地人以为拉面的老家在兰州。第一碗拉面据说诞生于厦门,但做法自然出自青海化隆。
后来无论走到何处,我第一选择都是牛肉面。牛肉面美不美,关键在汤,汤美即面美。
此次出门,可能因为是外地车,警察均很友好。我经常把车停在不能停的地方问路,如果违章了正好碰到警察于是假装问路。人在外,对警察有天然的信任感。
省博看不成,那就去看黄河大桥。我不知道兰州有几座黄河大桥,一路人回答:是银滩黄河大桥吧?我说是。他说:拉我一程,我正好给你带路。于是请人上车。我旅行时原则上不带外人,安全问题说不清,不过在城市里则另做别论。
带路的人非常热情,一路介绍兰州情况,路过黄河广场让我停车靠边,说可以一转。广场上满是桌椅板凳及黄河岸边的茶座酒座,晚上应该是不眠之夜,但白天倒是冷清。黄河穿城而过,激流翻涌,也是兰州一大特色。
从黄河广场出来再寻找拉面馆。小吃一直是我外出旅行时的主食,各地风情不一,但无一不美。穿过银滩黄河大桥桥下有湿地。很羡慕兰州人,湿地号称“地球之肺”,城市中心有这么一大片湿地是兰州人的福气。
湿地有野鸭游荡,离城市如此之近。
离开银滩,按路标向兰海高速前进。10:49进入兰海高速,高速两边不时看见庙宇,多依山而建,或者简单或者恢宏,规格不一。有的庙宇甚至有山门,有重重殿堂,规模不小。宗教的气氛是越来越浓了。
道路两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蓝天白云下,黄色异常显眼。我们不时停车拍照,一路流连。此次出现,油菜花最密之处是从兰州到西宁的路上,但最美丽的油菜花群却是从西宁到循化,到积石山,到夏河的路上。因为有山,油菜花也更有层次,构图也更加漂亮。而青海湖周围的油菜花基本已经凋谢,甘南油菜花不多。
13:10到达西宁峡口收费站,见道右转,直行,在嘉禾宾馆住下。西宁宾馆极多,几乎都有停车场。城市不大,很整洁,据说3月底樱花开时会更加漂亮。
和宾馆大堂里坐着的2个藏族青年聊起来,他们是同仁人,建议说青海湖一天足够,鸟岛现在无鸟,不妨改变路线,去塔尔寺后往南去同仁看隆务大寺,看完同仁再找路直插夏河。我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行程也因此改变。
连着几天赶路,有些累了,先睡个午觉。醒来已经是下午5时,决定去造访东关清真大寺,感受伊斯兰教盛况。出得宾馆步行约20分钟,即为清真大寺。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
庭院很宽敞,到18时才有礼拜,于是出来拍拍照,看看街景。正是学校放学时间,街上有不少孩子。一个男孩捧书而行,在他身上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影子,酷爱读书,走路看,吃饭看,上厕所也看,没有书就没有命。
这个孩子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我喜欢孩子,他们面对镜头感情丰富,毫不羞涩。
太太说我嘴比较甜,问路时,碰到老太太也叫美女,碰到老头也叫帅哥,所以总是会得到热情的回报。
东关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民国以来,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的创始人及其继承人将该寺作为海乙寺(即中心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伊斯兰教学者。甘青近千座清真寺的开学阿訇由该寺选派或认可,在海内外享有声誉。
礼拜时间到了,戴着清真小帽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刚才还略有些冷清的清真大寺热闹起来。人多但不杂乱,熟人相遇或颔首微笑相问或握手致意。人们脱鞋进入大厅。外人是不得进入大厅的。
东关清真大寺地位极重,多的时候可达万人。据说圣地麦加朝圣时,几十万人做礼拜却无组织者,井然有序,不得不叹服宗教的力量。
我一向认为心中有神的人都是善良的,不要用那种简单得可笑的无神论来盲度有神论者。寺里,阿訇的领唱绵软而悠长,虔诚的人们随之站立、跪拜、叩首。面对他们的虔诚,我默默无语!
当地有俗语云,回族的帅哥撒拉族的美女。撒拉族美女我没见到,但回族小伙真的很帅,老人们也很上相,精神矍铄。
清真大寺每天有几场礼拜,来者不可不观。
出得清真大寺,挑一东乡手抓肉馆食之。喝草原酸奶,味道浓厚,感觉不错。时近九时,天方才黄昏。华灯初上,美丽的西宁繁华而安详。当夜无话。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dbcec166529e11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