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的成语 (2428个)
-  21 
 - 成语拼音:
 - bō chuáng jí fū
 - 成语解释:
 -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  22 
 - 成语拼音:
 - bié chū jī zhù
 - 成语解释:
 -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 成语出处:
 - 宋 洪迈《容斋诗话》第四卷:“诗文当有所本。若用古人语意,别出机杼,曲而畅之,自足以传示来世。”
 
-  23 
 - 成语拼音:
 - biān cháng mò jí
 - 成语解释:
 -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 成语出处:
 -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24 
 - 成语拼音:
 - bǎi duān jiāo jí
 - 成语解释:
 -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25 
 - 成语拼音:
 - bá dāo xiāng jì
 - 成语解释:
 - 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观,英雄拔刀相济。”
 
-  26 
 - 成语拼音:
 - bǎ fàn jiào jī
 - 成语解释:
 - 比喻多此一举。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  27 
 - 成语拼音:
 - bō fū jí suǐ
 - 成语解释:
 - 比喻盘剥深重。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  28 
 - 成语拼音:
 - bào fēng jí yǔ
 - 成语解释:
 - 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 灾异志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  29 
 - 成语拼音:
 - bài fǎ luàn jì
 - 成语解释:
 -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  30 
 - 成语拼音:
 - bái fèi xīn jī
 - 成语解释: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成语出处: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31 
 - 成语拼音:
 - bō fù zhī jī
 - 成语解释:
 - 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
 - 成语出处:
 - 《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  32 
 - 成语拼音:
 - bǎi gǎn jiāo jí
 - 成语解释:
 -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  33 
 - 成语拼音:
 - bù gān jì mò
 - 成语解释: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 成语出处: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  34 
 - 成语拼音:
 - bào guān jī tuò
 - 成语解释:
 -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  35 
 - 成语拼音:
 - bó gē jì wǔ
 - 成语解释:
 -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成语出处:
 - 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  36 
 - 成语拼音:
 - bēi gē jī zhù
 - 成语解释:
 -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 成语出处:
 - 《史记 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  37 
 - 成语拼音:
 -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 成语解释:
 -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38 
 - 成语拼音:
 - bù hé shí jì
 - 成语解释:
 - 指想法、计划等不现实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凡是主观主义的,不合实际的,都是错误的。”
 
-  39 
 - 成语拼音:
 - bàn jī bàn bǎo
 - 成语解释:
 -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  40 
 - 成语拼音:
 - bō jí bì fù
 - 成语解释: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成语出处:
 -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 ji成语,ji的成语,带ji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d820b6362dcf8d03.html]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