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引证解释:
1、《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詹鍈义证:“高蹈是说高兴得举足顿地,犹之乎说手舞足蹈。”
3、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酒酣之后,君臣复相嘲谑,手舞足蹈。征舒厌恶其状,退入屏后,潜听其言。”
手舞足蹈shǒuwǔ-zúdǎo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
张牙舞爪就是行为很夸张的意思。手舞足蹈,就是手在动,脚也脚也在动。
手舞足蹈,是一个四字短语,所以不能分辨其词性,只能分辨其短语结构类型。
能分辨词性的只能是单个的词语。单个的词语,古汉语中多为单音节词语,即单个汉字。如:单音节的你、我、他,双音节的苗条、蜿蜒等。
而现代汉语中,则多为双音节词语。如解放、奔波。
而手舞足蹈,是短语中的并列结构类型的短语,即:手舞十足蹈。而手舞和足蹈,又分别是主谓结构。
建议去认真学习一下现代汉语语法。
手舞足蹈,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ǒu wǔ zú dǎo,意思是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词出自《孟子·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是褒义词。比如,在班主任老师的晨会上,老师宣布,明天开始放暑假,将组织大家到风景区旅游,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站了起来,手舞足蹈。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c5b247143ef0e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