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指的是什么意思(籍贯什么意思户籍所在地)


籍贯,于现代意义来说,即是老家的意思。

“籍”和“贯”是无需分开去读的。

现代的人,流动频繁,不少年轻人和老家并无感情,因为也许他根本就在老家一天也未生活过,他的“籍贯地”只是他爷爷辈的出生居住之地,所谓祖居之地是也,“籍贯”之地的人也不认识他。

那,为什么在求职上学参加工作所填的各种表格中要有”籍贯“这个栏目呢?


历史的惯性!

在古代,“籍”是籍,“贯”是贯。

远古时代,人们过的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日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无分彼此,包括孩子们,新出生的孩子也是大家共同养育。

生理所限,游猎劳动总是男人们干的多,女人们干的少,除了体力原因之外,还因为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怀孕生孩子中,能直接创造的财富怎么也比不上男人。

可是,孩子作为新人口,将来的劳力,也是重要财富啊。

这时候的社会是母系原始社会,一群一群的部落四处游荡,追逐水草而居,并没有什么“籍贯”之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诞生,定居生活开始,私有制也就出现了。

是父系社会的私有制。

孩子也当然是私有的了,一切权力归属于身强力壮有能力保家固土的父亲。

家国就出现了,君王成了最大的“父亲”,天下人民全部变成了他的子民,变成了他的私人财富。

这财富委实太大了,很不容易管理。

为了便于管理,为了对人口进行统计和区分。

于是,籍贯就出现了。

所谓“籍”,本义指的是登记造册的 “簿书”,注意,“簿”字是“竹字头”的“簿(bù),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纸张,所有的字都是写在竹片上的。


普天下的人每人一个或者二三个竹片,上面写着他的父亲是谁,祖父是谁,祖宗是谁,儿子是谁,兄弟姐妹是谁,家里又有多少土地,职业是什么,住在那里,教育程度等等。

肯定有人说了,这不就是是户口册子吗?



不对,这时候还不是户口册子!

这是户口卡片!


现代社会把一家人的户口卡片组成一本户口册子,使用的是下图的塑料本子,一张一张的装进去。


以前没有塑料本子,只有绳子。

在古代,一家人的户口册子是用绳子把竹片子贯穿起来的。

所以,称为“籍贯”。

《隋书·经籍》说:

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籍贯”这个词反过来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词语。

“贯籍”的意思是指把一个浮浪人重新登记,编籍入贯册。

比如和尚道士就是没有籍贯的人,如果还俗是需要重新贯籍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者经商,或者致仕,或者从军,或者逃荒,人们开始四处迁移。

但是,他的户口册子,他的“籍贯册子”还是在故乡啊!

慢慢地,籍贯也就有了祖籍地的涵义。

时至今日。

籍就是户口的意思,贯就是是常住人口还是临时人口的:常住人口称贯,临时人口不必涉。

也可这样理解,一个人注册于哪里称籍,且确定注册了称贯。从而同正审请注册的与不批准注册的区分开来。

用清朝八旗准确些,即在哪旗里的人为籍,具体旗内哪营的人为贯。

唐朝前后把自居地名替代原先的氏族名,从而哪省人为哪里人氏了,哪省人为所在籍,具体县为贯。

现在不出国的人,其籍仍是省,其贯是县乡。出国的人则本人国为籍,其省为贯。

籍是人登记自所在地的意思,贯如羊肉串穿连到哪的意思,即由省串到自家门牌号处的贯穿式现象。

籍贯认定是一个人窝在哪里的意思。口语说成:你是哪儿的人。简单式仅一个人具体住哪的地址称词,只不过由国.省.市.县.乡.村.门牌号贯连一起而已。

但有两式:

1.祖居地为籍贯的。

2.出生地为籍贯的。

中国愿用祖居地为籍贯,也称老家。

其它国愿用本人出生地为籍贯,即在哪地方出生属哪地方的人。

籍贯一词就是沿用古人造的词。

由三图上找到一个具体人居住生存于哪地点为籍贯意思。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b1f1aa30c8b66da3.html]
有关梦想的手抄报(有关梦想的手抄报内容)
上一篇 2024-05-05
上海市内面积有多大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