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离职后想要减持股票是常见的现象,在不少公司中,高管减持股票的行为被视为离职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高管离职后减持股票的具体时间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究竟高管需要等多久才能减持股票呢?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相关政策明确了高管离职后需要遵守的限制条件,掌握这些限制条件对于高管和投资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高管离职多久可以减持股票啊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解禁期是6个月。首先,上市公司的高管离职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是高管本人的,如果要减持的话,必须要离职半年以后。其次,如果要减持,上市公司已经离职高管的股票持有5%以上,还要提前进行公告。最后,主要看当初股票取得时的协议规定,如果没有特别的规定,那高管本人就可以自己持有或者卖出,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明令禁止高管将本身持有的股票进行买卖的。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如果有异议的话,可以与董事会进行商议决策。
二:高管离职后多久可以减持
高管减持意味着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公司要走下坡路,但有些时候也不都是这样,总之对于上市公司是个利空消息。高管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二级市场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的行为。大批量高管的离职减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违背了我国创业市场的设立初衷。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变以及加速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创业板企业接连不断出现高管减持的问题,使其成为以上市、达到解禁日为目的的“短视”公司。更有甚者,高管通过内部消息或者粉饰业绩等手段拉高股价,再进行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危机,甚至对资本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三:高管离职多长时间可卖出股票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新时代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头等大事。新华网证券频道开设《Go·科创——机构眼里的科创板》栏目,邀请我国各大金融机构专家阐释设立科创板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为网民全面深入解读科创板。本篇解读是第三期,来自广发证券。
科创板股东减持股份适用于上交所上市公司股份减持相关规则的大部分规定。例如,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的锁定期为36个月,一般股东的锁定期为12个月,创投基金所持股份的锁定期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锁定期满后,相关股东每季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减持的比例不能超过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比例不能超过2%;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减持比例不能超过25%等。
科创板股东减持股份存在以下区别。
科创板对未盈利公司的股东的减持限制更为严格。科创板公司上市时未盈利的,在公司实现盈利前,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在上市后3年内不得减持,第4年和第5年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数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同样上市后3年内不得减持(期间离职也应遵守),并且解禁后4年内每年 *** 比例不能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的25%。
科创板对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减持做了特殊规定。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 *** 本公司首发前股份,自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之日起4年内,每年 *** 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减持比例可以累积使用。科创板将核心技术人员也纳入了股份减持管理和约束的范围,突出了核心技术人员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的重要性,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科创”特征。
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手段更加丰富。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东在锁定期满后,除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减持等常规减持手段外,可以采用非公开 *** 、配售等新的减持方式,减持手段更加灵活,减持方式更加丰富。
上述科创板股份减持制度,对特殊公司、特殊股东的减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在减持方式上也借鉴了成熟市场的经验,减持方式更加丰富和市场化。总体来看,有利于推动企业长期稳健经营,有利于实现相关股东退出途径的多样化,有利于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文/广发证券投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