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历史上有四位淮南王,分别是英布(又称黥布)、刘长、刘安、刘喜。淮南王和其他王有些不一样,他们不一定是王宫贵族出身,一介平民,只要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样可以被封为淮南王,汉代的这四在历史上的影响最大,之后由于他们的事情,朝廷就没有再封淮南王了,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这几位淮南王。
一、英布
英布早期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大将,英布本来是秦的囚犯,一直在骊山改造,后成项羽的手下,封九江王。英布在跟随项羽的时候就体现出了自己军事上的才干,在与秦军的多次战斗之中,胜利无数,还帮项羽接了巨鹿之围,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还帮项羽击败了函谷关的守军,后来因为齐王的事情英布不听项羽的调遣,两人遂有了间隙,刘邦趁机派人挑拨他与项羽的关系,并唆使他杀了楚国的使者,在无奈之下只得投靠了刘邦,投靠刘邦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羽也是杀人如麻,活埋了20万秦军,跟随这样的主子也会让他胆战心惊。
英布被封淮南王后,其实一直过着逍遥的日子,但是后面的韩信等人被杀,让他心有余悸,他担心自己的位子不稳,在看到朝廷派兵过来打探情况后,以为朝廷要对他动手,之后便起兵造反,最后被刘邦轻松的给收服了,最后的结果只有被正法,其实英布笔者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将,并没有其他的任何想法,唯一的就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智谋上还是缺乏了一些。
二、刘长
刘长是刘邦最小的一个儿子,英布造反后,刘邦就封了他为淮南王,早年由于谋反的罪名,他的生母受到了牵连,在生下他没有过多就死于狱中,后来刘邦死后,吕后在残害刘邦的各个儿子的时候,却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抚养,这也使得他并没有受到吕后的迫害,之后刘恒从代过回来继位后,刚开始对这位最小的弟弟也是宠爱有加。
可以说刘长在自己的前半生是过的十分安逸的,但是笔者认为刘长的一个弱点,导致了他最后被人利用,他仗着自己和汉文帝的关系之好,在朝中任性妄为,得罪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被其在汉文帝面前挑拨意图谋反。刘长谋反个人觉得应该是不太可能,在各种诗书上也没有进行说明,给了后人十分大的想象空间,刘长只是需要要知道一件事,是伴君如伴虎,皇帝之前的让步,不代表可以无止尽的挑战皇权。汉文帝念在兄弟之情发配边疆,命令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但是最后自己绝食而亡。
当时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了汉文帝和刘长,他们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很有可能是汉文帝故意放纵他,然后可以找到名正言顺治他的罪名。
三、刘安
刘安是刘长的儿子,汉文帝把之前刘长的土地分为了三块,给了他的三个儿子,其中继续被封为淮南王的是刘安。
说到这个刘安在当时可是名气响当当的,他的爱好也十分广泛,好读书,好弹琴,好与文士交往,还好美食。门下众多文雅之士,一起编了一套《淮南子》,自己还著有《离骚传》,为中国的学问加分不少。淮南王刘安的另一大贡献,是发明了豆腐。
但估计这豆腐的发明,跟《淮南子》一样,也是集体的力量,只好都记在了刘安的账下。都说中国有四大发明,其实四大发明之外,豆腐和马镫两个,也算是重大发明,亚洲各国吃豆腐,都是淮南王之赐。据说,欧美人对豆腐越来越感兴趣,中国人在那边,实在混不下去了,只要有会做豆腐的手艺,就可以发点小财。现如今中国南北东西饮食尽管差别很大,但是都吃豆腐。
刘安从小看着自己的父亲绝食而死,在他的心中,他认为他的父亲刘长是汉文帝所害,所以心中一直有着旧怨,再加上当时汉武帝并没有子嗣,他再听人挑拨之后,夜观星象,决定造反,在他眼中他认为他的父亲刘长从小跟着吕后,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在巨大的利益驱动面前还是做出了这一步,但是终失败自尽而亡。
四、刘喜
刘喜是刘邦的二哥,他也是汉代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淮南王,他是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煓,最喜欢的一个儿子,认为刘喜比刘邦从小勤快的多。但是刘喜面对匈奴大军来犯,胆小弃城,被刘邦革去了王位,惠帝二年(前193年),刘喜逝世,后因其子刘濞被封为吴王,被追谥为代顷王。
总结
汉代的四位淮南王由于各种的原因,也曾经在淮南这片富足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特别是刘安发明了豆腐,促进了汉代文化水平发展,淮南王们在历史中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西汉历史上共有四代最有名的淮南王,三位都不得善终,只有一位因病而死得以保全。这四位淮南王分别是:英布,西汉开国功臣之一、首任淮南王,起兵谋反兵败,被亲戚长沙哀王吴回诱杀。第二任淮南王刘长,汉高祖之子、汉文帝异母弟,因谋反事泄被削爵流放,最终惨死于流放途中。第三任淮南王刘喜,汉高祖之孙,因病而死得以善终。最后一任淮南王刘安,也是汉高祖之孙,第二任淮南王刘长之子,历经三位帝王,最终也是谋反事败、畏罪服毒自杀而死、妻妾儿女全部卷入其父谋反案尽皆丧命、满门被诛。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a7b57c4064d16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