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有什么恐龙?“这个问题一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摇头。因为在他们看来,恐龙的灭绝是人类造成的,所以不可能知道侏罗纪有什么恐龙。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科学家表示,其实在侏罗纪时期,地球上曾出现过一种体型巨大的动物,它就是霸王龙。那么,霸王龙究竟有多大呢?为什么它它会成为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侏罗纪公园#。#科学家揭秘霸王龙真实身份#。
一:恐龙时代白垩纪有什么恐龙
最近《侏罗纪公园2》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掀起了一阵恐龙风暴,对于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大家也许已经有些许了解,侏罗纪下一时期白垩纪时代恐龙有哪些,最强大的恐龙是什么呢,下面奥秘世界带你遨游白垩纪,看看白垩纪时代恐龙们都长什么样子?
白垩纪时代简介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而得名。
白垩纪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是恐龙由鼎盛走向完全灭绝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欧洲海底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白垩而称为“白垩系”,白垩纪因此得名。
剑龙灭绝于白垩世。但鸭嘴龙、甲龙和角龙在晚白垩世时却发展迅速,特别是角龙,虽然晚白垩世时才在地球上出现,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化出了丰富的种类。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极盛,其中最著名的霸王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
白垩纪早期,以裸子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仍然繁茂,而被子植物的出现则是植物进化史中的又一次重要事件。白垩纪有了可靠的早期被子植物,到晚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迅速兴盛,代替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形成延续至今的被子植物群,诸如木兰、柳、枫、白杨、桦、棕榈等,遍布地表。被子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植物界的一次大变革,同时也给动物以极大的影响。被子植物为某些动物,如昆虫、鸟类、哺乳类,提供了大量的食料,使它们得以繁育;从另一方面看,动物传播花粉与散布种子的作用,同样也助长了被子植物的繁茂和发展。
鸟类是脊椎动物向空中发展取得最大成功的类群。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并且飞行能力及树栖能力比始祖鸟大大提高。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的著名的“孔子鸟”就是早白垩世鸟类的代表分子。
白垩纪末,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又一次重大的灭绝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同时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和大批生物突然灭绝?这个问题始终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目前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引人注目的是,哺乳动物是这次灭绝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度过了这场危机,并在随后的新生代占领了由恐龙等爬行动物退出的生态环境,迅速进化发展为地球上新的统治者。
白垩纪时代恐龙是怎么样的?
白垩纪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是恐龙由鼎盛走向完全灭绝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欧洲海底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白垩而称为“白垩系”,白垩纪因此得名。白垩纪时期(1.37亿-6700万年前)是恐龙时代的顶峰时期。恐龙的种类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从许多方面来看,白垩纪是恐龙生活由古老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开花植物的出现使进化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许多新种类恐龙的产生。白垩纪是中生代最后个纪,当时的主宰者就是霸王龙,暴龙是白垩纪中后期才出现的,常见的食草类恐龙也就三角龙。 恐龙主要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白垩纪蜥臀目恐龙有:马门溪龙、地震龙、易碎双腔龙、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肿头龙类,具体有鸭嘴龙、禽龙、剑龙、肯氏龙、海拉尔龙、多刺甲龙、爱得蒙托龙、三角龙、原角龙、肿头龙等非常多。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禽龙
禽龙的化石多数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德国,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它们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凡蓝今阶到巴列姆阶,约1亿4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生存时代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演化至鸟脚下目中最繁盛的鸭嘴龙类,这段过程的中间位置。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小盗龙
小盗龙 (属名:Microraptor)意为「小型盗贼」,是一种在中国辽宁省九佛堂组发现的小型驰龙科恐龙,生存於白垩纪早期巴列姆阶,即约1亿3000万至1亿2550万年前,目前已发现近10个化石。小盗龙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娇小、非鸟类之兽足类恐龙。它的体型和始祖鸟相仿,体长不足40公分.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阿马加龙
阿马加龙是一种很奇怪的蜥脚类恐龙,他背上有两排鬃毛状的长棘,有人推测它的用途是为了迷惑食肉恐龙,使他们认为阿马加龙很大,不适合捕杀。 从中生代侏罗纪到白垩纪,在南半球曾有一块超大陆"冈瓦纳"。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似鳄龙
似鳄龙(属名: Suchomimus )意为“鳄鱼模仿者” ,是种大型棘龙科恐龙,拥有类似鳄鱼的嘴部,生存于中白垩纪的非洲,约为1亿2000年万年前到1亿1000万年前。该恐龙体长11米,高近4.5米,体重达7吨惊人重量,属于肉食.活跃非洲的尼日尔.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海王龙
海王龙(Tylosaurus)又名瘤龙、节龙,意为"有瘤的蜥蜴",属于沧龙科海王龙亚科,是沧龙类的一类,是一种巨大的肉食性动物,生长于白垩纪晚期的海洋中。海王龙虽然不是恐龙,但是,它们与恐龙在同一时期生活,并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中灭绝。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暴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学名Tyrannosaurs.Rex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後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副栉龙
副栉龙,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犹他州。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多智龙
多智龙(属名:Tarchia)是目前最年轻的亚洲甲龙科恐龙,多智龙同时也是已知最大型的亚洲甲龙类,身长估计为8到8.5米,头颅骨长度为40厘米,宽度为45厘米,重量可能为4500公斤。年代可能为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接近1亿1000万年前。
注: 坎潘阶(Campanian Stage)是欧洲上白垩统的一个阶。位于桑顿阶之上,马斯特里赫特阶以下,过去曾作为塞农阶的一个亚阶。坎潘阶一名源自法国夏佩那(La Champagne)。现为国际通用的一个阶。其底界定义尚未确定。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三角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扇冠大天鹅龙
扇冠大天鹅龙(属名:Olorotitan)是鸭嘴龙类赖氏龙亚科的一,化石发现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Kundur地区附近的察尕沿组(Tsagayan Formation),年代为晚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中或晚期。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薄片龙
薄片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8500万至6500万年白垩纪晚期的海洋爬行动物,游泳像海龟一样。普通的薄片龙身体全长可达15米,但脖子的长度就可达6米。它的四个鳍状肢看起来就像船桨一样,可是游泳时却像海龟一样慢。之所以说它十分奇特,是因为它的脑袋非常的小,加上一个非同一般的脖子,样子很古怪,活像长着超长脖子的侏儒一般。虽然薄片龙身体巨大,但它的脑袋实在太小,因此不可能对大猎物发起攻击。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冥河龙
冥河龙,全长约2.4米,高约1米,体型和习性都很像野山羊,是一种头颅顶部、后部与口鼻部饰以非常发达的骨板与棘状物的神秘恐龙,命名源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在全部化石记录中,冥河龙那繁多的精巧而复杂的头饰使它在同类(肿头龙类)乃至全部恐龙中都是最面目狰狞的。
白垩纪时代恐龙之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是一种翼手龙,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风神翼龙翼展超过15米长,它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
奥秘世界独家观点:
恐龙在很多孩子们童年里巨大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的形象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那么强大的生物怎么就灭亡了呢,其中的原因不禁让处于和平昌盛的人类们好奇。恐龙灭绝的说法各有千秋,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吗?奥秘世界带你穿越了解真正的历史不解之谜。
二:中国发现了一只活恐龙
两千年前古墓挖出神龟不是活的,乌龟不能活两千年这么长的时间。一般将龟统称乌龟,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龟可能还不能够像今日一样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千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简单的说,龟有三类:水龟,陆龟,半水栖龟。而真正的乌龟是指草龟,这种龟的雄性成体会变成黑色,所以叫乌龟。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等地。
三:侏罗纪恐龙名称
侏罗纪的恐龙大约有900-1200种。主要有迷惑龙、梁龙、腕龙、鱼龙、翼龙侏罗纪早期,双冠龙、三叠中国龙、时代龙、单脊龙、斑龙、冰脊龙、单脊龙、斑龙、和平中华盗龙、永川龙、中棘龙、皮尔逖龙、异特龙、角鼻龙、依潘龙、食蜥王龙、蛮龙、嗜鸟龙、细鄂龙、双冠龙、角鼻龙、蜀龙、梁龙、雷龙、小盾龙、树龙、弯龙、棱背龙、剑龙等。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a5ceefcebbec21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