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标准是什么
1、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所得的价值,从三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2、在一年内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所得的行政处罚,并实施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所得的行为;
3、变相、隐匿的犯罪所得,包括电气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救灾设施、紧急救援、防洪、优惠待遇、扶贫、移民、救灾资金和物资;
4、隐瞒或隐瞒使无法及时调查和处理上游犯罪并对公共和私人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的行为;
5、隐瞒或者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其他行为,妨碍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侦查。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意见是什么
1、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相关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是是什么
1、行为对象不同。
帮信罪提供帮助的对象是概括的网络犯罪。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针对的是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
2、行为时间不同。
帮信罪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着手之后到行为实施完毕之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例,帮信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分子尚未获取赃款赃物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发生于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即相应犯罪所得已经被上游犯罪分子控制。
3、行为性质不同。
帮信罪属于上游犯罪的必要帮助犯,没有帮信罪行为人的帮助,上游犯罪无法既遂。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上游犯罪所必须,即脱离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不影响上游犯罪的既遂。
故意隐瞒犯罪所得的金额超过3000元;存在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妨碍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这些情况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以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出现涉案情节严重的情况,也可以对行为人判3~7年有期徒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标准是什么延伸法律知识
一、武装叛乱、暴乱罪既遂怎么处罚
1、组织、规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对主要分子或者犯罪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策动、胁迫、勾引、收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
二、武装叛乱、暴乱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对实施武装叛乱、暴乱的下列人员应立案追究:
1、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
2、积极参加的;
3、其他参加的。
本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本罪没有规定“情节”方面的要求,并不要求已经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已经着手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不管是在密谋、策划阶段,还是已经付诸实施,都应当立案追究。一般来说,本罪情节的轻重和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犯罪主体的情况而定。本罪是选择性罪名,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的,构成武装叛乱罪;组织、策划、实施武装暴乱的,构成武装暴乱罪。
三、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是什么
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人是否以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为背景。武装叛乱是投靠或意图投靠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具有投敌叛变之性质,这是犯罪分子的主要倾向;而武装暴乱只是发生在境内直接同国家和政府对抗,而没有投靠境外的意图或联系。虽然武装暴乱犯罪的过程中也不排除犯罪人可能会与境外组织、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某种联系,但其暴力活动主要锋芒是针对着国家和政府。
武装叛乱、暴乱罪有三种处罚意见,要根据行为人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进行确认,对本罪的其他参与者来说,可以判拘役,管制,也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选择性的罪名,既可以按照武装叛乱罪处罚,也可以按照武装暴乱罪进行处罚。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ba8676ebf0aa0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