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文化旅游徽标寓意
1、二七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2、郑州火车站
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旅客中转站和行包中转站。从郑州站开出的列车通往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郑欧班列通达中东及欧洲等国,有“中国铁路心脏”的称号。
3、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4、千禧大厦
千禧广场,又名"千玺广场",是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新地标建筑,主楼为280米高塔状建筑,也被称为是中原第一高楼,到了夜晚整栋楼酷似一根巨大的黄金玉米棒,因此,郑州人亲切地称呼千禧广场为“大玉米”。
5、福塔
中原福塔高达388米,又名河南广播电视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钢结构电视发射塔。中原福塔分为塔座、塔身、塔楼、桅杆四个部分。从空中俯瞰福塔,就像一朵五盛开的瓣花朵,绽放在中原大地,这么霸气的建筑,当然能代表郑州。
0
2. 郑州文化标志
20世纪50年代,郑州西区5家棉纺厂兴建时,是按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的先后顺序动工的。现在人们经过建设路5家棉纺厂生活区时,却发现它们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竟是六厂、一厂、三厂、四厂、五厂,难道是序号排错了?
要了解郑州的棉纺厂,得先从纺织业发展说起。1919年,上海人穆藕初在郑州建立豫丰纱厂。开工不到一年,因军阀混战陷入经营困境。1937年,抗战烽火逼近郑州,纱厂被迫迁到重庆。1953年,豫丰纱厂在郑州复工。当年,国家确定在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同时发展纺织工业。加上邯郸、咸阳两地,6地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郑州的5家棉纺厂是国家投资1.76亿元,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建成的。
1953年5月1日,郑州第一家大型棉纺企业破土动工。1954年该厂建成投产,被命名为郑州国棉一厂,管城区布厂街的豫丰纱厂虽历史悠久,但因生产规模有限,只能屈居为“国棉二厂”。 1954年4月,规模比一厂大一倍的国棉三厂开工建设,与一厂隔着一条马路。接着是四厂、五厂,依次由西向东排列。建六厂时,由于东边已没有地方了,只好在一厂的西侧划地建设。后来民间戏称六厂是“后来居上”,竟然“坐在老大头上”。
短短5年间,五大棉纺厂相继建成,总面积比原有市区还大,郑州也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
建筑特点:5座大门都属中式建筑
5家棉纺厂生活区的大门,猛一看十分相似,都属于中式简易牌楼建筑,细细品味却各有不同。为什么同一时代采用相同设计方案建造的大门,模样会不一样呢?
从外观上看,一厂、三厂、四厂的生活区大门属古典牌楼式设计,五厂和六厂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现代建筑元素。一厂、三厂和四厂的生活区大门属于琉璃牌楼,建在职工生活区的进出口,显得威严壮观。五厂和六厂的生活区大门属于水泥牌楼,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迎合了时代的发展。5座大门的构造一个比一个简约,无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有门架没有装门扇,只能当做一种进出口的标志。当初把大门设计成这样,虽说只是一个“摆设”,却反映出当时社会治安状况非常好,居民们根本用不着提防小偷小摸情况的发生。
一厂 工艺精美,保存相对完好
在一厂生活区门口,老工人们说,一厂生活区的大门是三门四柱,琉璃瓦顶戴雕龙,工艺精美,建得最考究,保存最完好。大门的4根火红圆柱笔直挺拔,支撑着古色古香的门头。门头顶部绿色琉璃瓦覆盖,飞檐翘角,每个翘角都雕刻着精美的龙头,甚是威武。门头中间镶有“郑州国棉一厂”6个大字,字体夯实有力。两侧边门的门头上分别镶着“自力更生”和“勤俭建国”的标语,映射着当年全厂职工齐心协力大搞纺织建设的决心。
三厂 图案别致,曾险遭毁灭
三厂生活区的大门与一厂十分相似,也是三门四柱的牌楼式建筑,圆形立柱、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庄严大气。不同的是,此门琉璃瓦檐下绘制着一排棉桃图案,每个红色棉桃中间有3个圆圈,含有“三棉”的寓意。门头上除中间镶有“郑州国棉三厂”6个大字外,两侧的小牌匾上分别镶着“力争”“上游”。
因一厂、三厂和四厂生活区大门民俗味较重,“文革”时差点被当成“四旧”给毁掉。
四厂 赶上“反浪费”运动,从简建成
同样是三门四柱牌楼式大门,顶部除了琉璃瓦,已看不到雕龙,顶部高挑的翘角只是用瓦片一层层进行叠加,造型相对简单,两边偏门上的“鼓足干劲”和“力争上游”8个大字苍劲有力。大门背后的门牌上写着当年最流行的标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彰显出当年热血男女忙生产赶进度,为国家流汗出力的精神头儿。
据厂志记载,该厂筹建于1954年8月,1955年3月破土动工,1957年5月正式投产。93岁的刘延年老人说,当年材料买回来后,正赶上全国范围内的“反浪费”运动,为提倡节俭,厂里只好改变设计方案,退掉了部分精美雕刻石材,改用相对便宜的琉璃瓦做顶。
五厂 为了节约,改变大门造型
五厂的生活区大门是4根红色方形立柱,顶着平顶双层门牌,正门顶上镶有金色的繁体字“国营郑州第五棉纺织厂”。4根立柱的顶端都雕刻着金色的“五角星”。与前面3家棉纺厂不同的是,该大门顶部没有琉璃瓦和石雕,只是平平的水泥顶。据厂志记载,该厂1956年1月开始筹建,于1956年3月15日正式动工。生活区的大门也是本着节约的原则,设计成简单的平顶框架结构。支撑门楼的柱子是用砖块垒起来的,水泥层包住后,涂上红漆,看着像木头柱子。建厂以来,大门样子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中间翻新和维修过几次。
六厂 建大门“将节约进行到底”
相比较而言,六厂生活区的大门是5个大门中设计构造最简单的一个。4根长方形立柱,顶部为双层水泥板。该厂生活区的大门用的是五厂生活区大门的设计图纸,但建造时更加节俭,所以工艺相对简单许多。不管是立柱还是顶端的横梁,表面除了涂料外,再无其他装饰图案。
据厂志记载,该厂1956年9月动工,1958年10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生活区大门在1957年开建,和厂区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把生活区大门建得如此简单,是为了给国家节约资金。
让5座大门留存为 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郑州的老建筑越来越少,5座大门不仅能点缀建设路的风景,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而且每座大门都可以见证当时郑州纺织工业发展历史,记录了郑州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已经是郑州作为国家纺织城的历史文化标志,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河南旅游标志寓意
首屈一指的就是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是一幢63米高的仿古式连体双塔,于1971年在原来二七纪念堂的基础上建成,是为纪念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早已是郑州的徽标性建筑,外地人不可错过的红色旅游打卡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凭身份证免费登塔参观。
二七塔所在的位置是郑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商厦林立,人流熙攘,热闹非凡,百年老街德化商业街近在咫尺,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很多人的印象里郑州是新兴城市,怎么会有百年老街?其实它就在最繁华的二七商圈,可是这里已经看不到一栋百年老屋,很多年前已拆除,重建成钢筋混凝土打造的高楼与地下商城。
那个确实存在过的百年老街,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德化街这个名称。从白天到傍晚,这里人流熙攘,热闹非凡,吃喝玩乐,一定会满足你的味觉。
每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都不止一座,郑州除了最具代表性的二七塔,还有中原福塔、千禧大厦、双子塔、裕达国贸、河南博物馆等。
中原福塔其实就是河南广播电视塔,塔身高度268米,加上120米的塔尖,总高度388米,是世界第一高钢结构塔。
中原福塔塔座为鼎式结构,寓意鼎立中原,福泽四方。塔身四周有十四幅浮雕,分别展示了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钻木取火等经典神话传说。
4. 郑州文化旅游徽标寓意是什么
河南有许多景区和风景,也有许多特有的风景标志。例如:郑州的二七大罢工纪念塔,洛阳的龙门石窟,许昌市的曹丞相府,焦作市的太极拳的诞生地陈家沟,信阳的避暑胜地鸡公山,三门峡市的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安阳市的殷墟,济源市的王屋山,濮阳市的中华帝都,平顶山的中原大佛……。
5. 郑州市文化旅游徽标
Logo主体采用甲骨与甲骨文结合,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以甲骨文“河”字形象体现黄河流线形态。
自古提到“河”就意味着黄河,整个字体形似拼音中的“H”,既是黄河的中国式表达,又有“河南”的深层次含义。
“河”字的甲骨文字体具有简约、纤细、刀刻感,突出文字来源时代的文化气息,简约流线的线条彰显国际感,并形似现代字体“几”字,表现黄河在中国大地上的奔流姿态。
6. 郑州标志性文化标识和元素
郑州的地理标志产品有:
1 新郑红枣
新郑红枣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
2 河阴石榴
河阴石榴(Heyin Pomegranate)栽植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
3 中牟大白蒜
中牟大白蒜是1980年开始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中牟县外贸公司联合培育的,1984年大面积推广,并开始出口。
4 广武大葱
广武大葱是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的特产。
5 密二花
密二花”俗称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新密尖山、牛店、岳村、袁庄等13个乡镇,因其产量高、抗病性强、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而久负盛名。
7. 郑州黄河文化标志
1、方型设计源自“天圆地方”的传说寓意中华大地,几字型线条就像黄河的走向,像征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流不息;
2、几字型中间的纹饰就像黄河的泾河、渭河、汾河、渭河几条支流最终汇流于黄河,也像征着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华夏文明;
3、封闭的凸字型和中间的纹饰又组成了一个古碑,也暗示了标志使用者的性质——博物馆。
4、以黄色为标识主体,即象征着黄河,也象征着炎黄子孙。
8. 郑州特色文化元素图标
郑州方特梦幻王国特色:是继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乐园之后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在华中地区兴建的又一个现代综合性主题乐园。方特梦幻王国是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将动漫卡通、电影特技等国际时尚娱乐元素和中国古典神画及中国文化元素精妙融合,创造充满幻想和创意的神奇天地。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特色:位于郑州市郑州新区,是中原地区第四代高科技主题乐园。方特欢乐世界以特色动漫主题文化为核心,结合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利用数十个大型主题项目区、国际顶尖的动感游乐设施以及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艺,缔造出一个充满激情和惊喜的乐园——方特欢乐世界。走进方特,带你重返恐龙世纪、体验太空之旅、探秘影视特技、感受科幻神奇!
郑州水上乐园特色:一个奥帕拉拉,一个马拉湾。奥帕拉拉是刚开的,里面的项目有水上过山车、大海啸、巨龙滑、魔兽碗、大喇叭之类的,好多记不住名字,我只管玩,嘿嘿……很好玩儿,去玩儿吧,今天还是110的呢,今天不去原价就158了,不过也可以在他们官方授权网店预订,也是110,二维码的电子票,直接发到你手机上,到门口验证的,可方便还省钱了!
郑州方特梦幻王国特色:乐园由超大型室内游历探险项目——秦陵历险;跟踪式立体魔幻表演项目——魔法城堡;大型高科技水灾难体验项目——决战金山寺;现代大型主题高科技娱乐项目——西游传说;世界顶级木质过山车——丛林飞龙等20多个室内外项目组成,包含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共200余项。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特色:走进方特,带你重返恐龙世纪、体验太空之旅、探秘影视特技、感受科幻神奇!
郑州水上乐园特色:项目很多,有大海啸,温泉鱼疗,漂漂河,儿童戏水城堡,沙滩排球等。
9. 郑州旅游标志设计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有以下特点:1、四子王旗戈壁羊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地方特产,以肉质鲜嫩、色正味美、无膻味、肥而不腻著称,是乌兰察布市优良地方畜产品之一。
2、卓资山熏鸡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一道传统名食,与山东的德州扒鸡、河南的道口烧鸡并称为全国三大名鸡。
3、凉城123苹果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享有“草原鲜果”、“塞外圣果”、“人参仙果”等美誉,是乌兰察布著名的水果特产。
4、乌兰察布马铃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5、察右中旗红萝卜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其外形美观,色质鲜嫩,营养价值极其丰富,而被誉为“草原人参”。
6、四子王旗杜蒙羊肉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四子王旗杜蒙羊肉的杜蒙羊就是在天然草原自然放牧条件下,利用黑头杜泊公羊与当地的戈壁羊(即蒙古羊)经过十多年的人工杂交改良而选育而成的,具有耐寒、耐粗、宜牧、生长快、无脂尾的瘦肉型的优质肉用羊。
7、商都西芹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8、丰镇胡麻,内蒙古是我国胡麻主产区之一,乌兰察布胡麻尤其以丰镇市和察右中旗生产的胡麻最为著名,其中,丰镇胡麻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乌兰察布著名的特产调料品。
9、丰镇月饼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地方特产,丰镇市出产的月饼色泽鲜润、香酥可口、回味悠长,以其多年铸就的盛名和实打实的“内涵”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月饼市场中的大腕儿,也是乌兰察布市著名的特产美食之一。丰镇月饼选用当地深水井、低钠含偏硅酸和锶较高的罕见优质深井矿泉水、特级小麦、纯葫油、白糖厂冰糖等原料,现磨现用,采用具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统工艺。
10. 郑州文化旅游徽标寓意图片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澳门大三巴牌坊,为1637年竣工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
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香港中银大厦,世界第五高建筑物;
3、广东省的标志性建筑--广州中信广场;
4、安徽省的标志性建筑--合肥古教弩台;政务大楼;
5、江苏省的标志性建筑--南京玄武门 玄武门是古城南京的一处古城门;
6、湖南省的标志性建筑--长沙岳麓书院,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7、云南省的标志性建筑--昆明东寺塔,又名慧光寺塔;
8、四川省的标志性建筑--成都廊桥,取“天上鹊桥,地上廊桥”之意命名;
9、山西省的标志性建筑--太原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
10、内蒙古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至1735年),原为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的一幢建筑;
11、吉林省的标志性建筑--长春南湖四亭;
12、辽宁省的标志性建筑--沈阳故宫 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
13、山东省的标志性建筑--济南泉城广场;
14、河南省的标志性建筑--郑州二·七纪念塔,是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5、贵州的标志性建筑--贵阳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16、福建的标志性建筑--福州白塔,白塔又名定光多宝塔,立在于山之麓;
17、湖北省的标志性建筑--武汉黄鹤楼;
18、甘肃省的标志性建筑--兰州中山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20、河北省的标志性建筑--石家庄艺术中心;
2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银川鼓楼,又称十字鼓楼,四鼓楼;
22、海南省的标志性建筑--海口世纪大桥;
23、青海省的标志性建筑--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24、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拉萨布达拉宫;
25、浙江省的标志性建筑--杭州雷峰塔;
26、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西安钟楼;
27、江西省的标志性建筑--南昌滕王阁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
28、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29、台湾省的标志性建筑--台北101大楼,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
30、黑龙江省的标志性建筑--哈尔滨索非亚教堂;
31、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解放碑,1950年,刘伯承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
32、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塔身高415.2;
33、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
34、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鸟巢
11. 郑州旅游形象标志
河南省,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河南,简称“豫”。关于“豫”这个简称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河南为有象之地。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源充沛、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
另一种说法,河南古时为豫州,豫州是舒适之州。东汉·刘熙《释名·释州国》说:“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意思是,豫州地处九州中央,京城洛阳就在豫州境内,这是安康舒适之地。
驻马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镇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西30公里处,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
竹沟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题写馆名,是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2005年3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竹沟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各机关和刘少奇办公室,李先念办公室,彭雪枫办公室等旧址和竹沟军政教导大队、豫鄂边军事会议旧址及陈列厅等。
南阳桐柏革命纪念馆
桐柏县,隶属南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
“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为淮河的发源地。
桐柏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桐柏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
纪念馆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35亩,主展厅分为“淮源星火”、“红旗漫卷”、“抗日烽烟”、“中原伟业”、“桐柏霞光”五部分。
郑州二七纪念堂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镇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郑州二七纪念堂位于郑州市钱塘路中段82号,是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普乐园会场旧址,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所建的革命历史建筑物。
二七纪念塔,也是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河南郑州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信阳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坐落于秀丽的山城新县东南,依山傍水,仿古式现代建筑,主体为徽式风格,红檐橙瓦。其中英雄山由入口广场、红旗飘飘雕塑、铁索吊桥、十亩桃园等组成,主题雕塑“红旗飘飘”。2001年6月, 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
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共分为四个部分: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空前发展,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
专题陈列分两个部分:《将军的摇篮》,共2个展厅,将军一厅是许世友、郑维山、高厚良等43位新县籍授衔将军的事迹陈列;将军二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张治银等5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今日新县》,描述了新县人民发展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事迹。
河南不易,但他们很努力!河南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有亿万勤劳朴实的人民,河南也终将有辉煌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455947c444268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