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董明珠在提案中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1万元/月,此前,曹德旺、刘强东等人也提出个税起征点提高的建议,曹德旺甚至提出个税起征点提升至3万元/月。此前财政部也公开表示,当前5000元每月的起征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根据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那么2022年个税起征点还能提升吗?
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个人所得税设立的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下表是我国近几十年来个税起征点的变动情况。
根据财政部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个税收入为13993亿元,占比国家税收总收入的8.1%,同比增长21%。个税也成为继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第三大税种,国家个税收入提升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了强大的财政保障,我国的社会建设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目前我国个税纳税人群有多少?据有关统计,2018年个税起征点提升前,全国纳税人数为1.53亿人,调整后,个税缴纳人数直接下降到6512万,而中国14亿人口中,劳动人口数量约为8.9亿。考虑到经济仍在持续发展,个人收入也是逐年提升,个税纳税人数亦是呈增长趋势。
现阶段,个税起征点再提升,有哪些好处?
上调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一方面,可以使年轻人有更多的金钱来进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内循环”。另一方面,也能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减少纳税申报的费用。目前80后、90后人群的生活压力很大,许多人都要支付住房贷款,还要抚养孩子。虽然现在国家有一定的个税抵扣优惠,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依旧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董明珠提出,把个人税收的起点提高到1万元,这样可以降低年轻人的个人税收负担,从而真正地提升他们的收入。
当前国家个税改革采取何种举措?
个税起征点提升也不完全有利,个税纳税是调节贫富差距过大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起征点超前提升,意味着纳税人群减少,国家税收收入降低,可用于社会建设、国民福利的资金保障能力下降,毕竟公共基础设施的提升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如果没有钱,大家的享受到的公共福利也会打折扣。再言之,如果大家都不交个税,国家就得征收商品消费税,这样更不利于低收入群体。
针对群众强烈呼声,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是完善专项附加税扣除项目和年终奖可以单独计税。如,继续执行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至2023年底,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税扣除又新增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再加上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这些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逐步完善,让真正消费支出占比高的群体享受到个税改革的红利。
总而言之,个税起征点的提升不是轻而易举的,税收调控政策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得太大,不然就失去了调控的手段。减税降费对个体来说自然有利,但影响的是国家收入,间接也会影响到居民个体。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个税制度还将进一步完善,如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专项附加扣除、优化税率结构等,通过改革,进一步发挥个税在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效能。同时,国家将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管理,严打偷逃税行为。而为吸引高端人才、激励创新,在某些领域适度下调个人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也是方向之一。未来,国家经济越繁荣,居民收入提升加快,个税起征点的再次调整也将指日可期。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2a810eef19fe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