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扩土还是开疆拓土(开疆拓土的意思是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地政,农政、民政,是古代中国三件政治大事。开疆拓土以获得更多可耕地和土地税;教民稼穑劝课农桑,以获得更多粮食;鼓励农民早生多生,以获得更多劳动力和人头税。

中国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对于土地的喜爱,近于偏执的程度。天子生前为国家开疆拓土,死后可以获得一个美谥。在谥法中,辟土兼国曰桓;履土杀伐曰庄;辟土有德曰襄。因此,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谥号为桓王、庄王和襄王(公、帝)的帝王。如果一个帝王在任期间丢失过土地,则其死后,不仅不能获得美谥和好的庙号,还不能在其陵寝中设立神功圣德碑。

至于老百姓,则是以有多少耕地田宅,作为评价财富多寡的最重要尺度。一个后代如果要是因故出售土地,则被会称为好逸恶劳败家子儿。

古代中国人认为,土地孕育万物,有好生之德。因此,土地崇拜也是中国人最核心的的信仰之一。

人们将金木水火土视为组成万物的五种物质。土色黄,代表中央和权力,明黄更是帝王的御用颜色。人们还把中国人的人文始祖附会为黄帝。土为金木水火的墓库,代表财富和四季,所以在京城,帝王要建设地坛以祭祀土地神。

在全国各地,老百姓则建设了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土地庙,以祭祀土地公公,祈求保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在西游记中,孙猴子一迷路或需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便会一顿乱棍将土地拘来问话。而手拄拐杖、鹤发童颜的老爷爷,则是每一个读者最喜爱的西游记人物之一。

中国人缺乏侵略和冒险精神,大体是没错的。但若说不喜欢开疆拓土,则是大错特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戎事的重要职能就是攻占土地。

夏商周代,天子之国不过千里。诸侯之国,不足百里。据说,夏有万国,周有国八百。而到春秋,则诸侯国数量下降到200以下。及至战国,则主要国家仅剩7个。

当时中国的范围,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和江淮、长江中下游一带。此后,在进行武力征伐、文化输出过程中,中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统一,最后到清朝形成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正是在域内国家、历代帝王几千年不断开疆拓土过程中,中国完成了定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康熙大帝,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一直为后人所纪念。

当然,中国人喜欢开疆拓土的愿望和行动,也必然收到历史条件、地缘政治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从历史条件角度,当时总体的经济条件落后,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及军马,均不能支撑中国人去到更远的地方开疆拓土。即时偶尔征服统治一段时期,也因统治成本过高得不偿失而放弃。而到了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的时候,中国文化已然落后,丧失了继续开疆拓土的机会和能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早期中国,处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四战之地。但凭借文化和生产力的先进性,在秦代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到了汉唐,羌人在青藏高原崛起;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在西域都护府以西与中国对峙,北部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对中国构成威胁,东部朝鲜、倭国已为中国藩属国。在上述情形下,中国向外开疆拓土,受到了其他帝国或民族政权限制。此后,成吉思汗蒙元草原文明对欧亚大陆的征服,由于游牧政权的特点也很快溃散。及至明清,则基本形成中国现有疆域格局。

从自然条件角度,青藏高原海拔过高,不适合人类居住,也挡住了南亚大陆与中国交流的机会。西北部大沙漠及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葱岭等高大山脉也阻止了中国人前进的步伐。北部荒漠及西伯利亚荒原天气寒冷,不适合耕种。东北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以东地区,沼泽森林密布,无法通行。东部大海,望洋兴叹。南部交趾、占城南掌、缅甸等藩属国,天高皇帝远,气候、炎热,瘴痢横行,只能实行羁糜政策。

综上,我们大中国不喜欢侵略,但确实喜欢开疆拓土。这种开疆拓土的方式,除了军事占领以外,更主要是文化征服。所谓怀柔附远,建极绥蝤,以德服人。这与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有着本质不同。





不是不喜欢,是实力不够。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c98a48783c1bf5c.html]
八字纳音什么意思(纳音五行算命看一生)
上一篇 2024-05-07
贝多芬的忧伤(贝多芬的忧伤歌曲)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