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其实在原著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道教的人,所以他教的东西都是道教的,而且孙悟空的本领也是从道教学来的,所以他的法术也是道教的。
: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涅槃经》,《菩萨经》,《虚空藏经》,《首楞严经》,《恩意经大集》,《决定经》,《宝藏经》,《华严经》,《礼真如经》,《大般若经》,《大光明经》,《未曾有经》,《维摩经》,《三论别经》,《金刚经》,《正法论经》,《佛本行经》,《五龙经》,《菩萨戒经》,《大集经》,《摩竭经》,《法华经》,《瑜伽经》,《宝常经》,《西天论经》,《僧祗经》,《佛国杂经》,《起信论经》,《大智度经》,《宝威经》,《本阁经》,《正律文经》,《大孔雀经》,《维识论经》,《具舍论经》。
拓展资料
出自《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
原文:
阿傩、伽叶引唐僧来见如来,如来高升莲座,指令降龙、伏虎二大罗汉敲响云磬,遍请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立的侍立两旁。一时间,天乐遥闻,仙音嘹亮,满空中祥光迭迭,瑞气重重,诸佛毕集,参见了如来。
如来问:“阿傩、伽叶,传了多少经卷与他?可一一报数。”二尊者即开报:“现付去唐朝《涅般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楞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光明品经》五十卷,《未曾有经》五百五十卷,
《维摩经》三十卷,《三论别经》四十二卷,《金刚经》一卷,《正法论经》二十卷,《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五龙经》二十卷,《菩萨戒经》六十卷,《大集经》三十卷,《摩竭经》一百四十卷,《法华经》十卷,《瑜伽经》三十卷,《宝常经》一百七十卷,《西天论经》三十卷,《僧祗经》一百一十卷,《佛国杂经》一千六百三十八卷,
《起信论经》五十卷,《大智度经》九十卷,《宝威经》一百四十卷,《本阁经》五十六卷,《正律文经》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在藏总经,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与东土圣僧传留在唐。现俱收拾整顿于人马驮担之上,专等谢恩。”
三藏四众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如来对唐僧言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匝,承谨归诚,领经而去。去到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不题。
参考资料西天取经——百度百科
西游记中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西游记取经路线南瞻部洲大唐国——两界山双叉岭——五指山——蛇盘山鹰愁涧——落伽山——黑风山黑风洞——乌斯藏国——福陵山云栈洞——浮屠山——黄风岭——流沙河——万寿山五庄观——白虎岭——黑松林——碗子山波月洞——宝象国——平顶山莲花洞——压龙山压龙洞——乌鸡国——号山枯松涧火云洞——衡阳峻黑水河——车迟国——通天河陈家庄——金兜山金兜洞——西梁女儿国——解阳山落胎泉——毒敌山琵琶洞——火焰山——翠云山芭蕉洞——积雷山摩云洞——乱石山碧波潭——祭赛国——月陀国(南)——高昌国(北)——西梁国(东)——本钵国(西)——荆棘岭木仙庵——小雷音寺——小西天七绝山稀柿衕——朱紫国——麒麟山獬豸洞——盘丝岭盘丝洞——黄花观——紫云山千花洞——狮驼国狮驼岭狮驼洞——小儿国(比丘国)——柳林坡清华洞——黑松林镇海禅林寺——陷空山无底洞——贫婆国——灭法国——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凤仙郡——玉华州——豹头山虎口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全平府慈云寺——旻天县——青龙山玄英洞——舍卫国布金寺——百脚山——铜台府——地灵县华光行院——玉真观——灵山大雷音寺
唐僧西天取的什么经
唐僧西天取的什么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又名唐三藏。
从汉末开始,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到唐代已有几百年,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比如《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乌巢禅师教授给唐僧的《多心经》,就是唐僧为自己取到的真经。乌巢禅师告诉唐僧“ 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真的,唐僧和孙悟空在路上多次提到这篇《多心经》,唐僧也凭借它多次“无伤害”。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
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
在 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经,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创作《 大唐西域记》,开创法相宗
代表作品:《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
唐僧去西天取了多少经书
带回657部,翻译了75部,计1335卷。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5分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
选择题:中国著名《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什么?
D
唐僧西天取经到底取了多少部经书
唐僧西天取经取了657部经书。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紶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僧去西天取经一共取了哪几种经各多少卷?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详细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一三岁时出家,二一岁受大戒。二二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陆二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腾格里峰时,有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但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多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最终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 *** 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译这些佛经长达一一年之久,并创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一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 公元陆 *** 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储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
唐僧去西天取回来的是什么经
普渡众生是西行的目的。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西天取的经书分别是:《涅般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楞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光明品经》五十卷,《未曾有经》五百五十卷,《维摩经》三十卷,《三论别经》四十二卷,《金刚经》一卷,《正法论经》二十卷,《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五龙经》二十卷,《菩萨戒经》六十卷,
《大集经》三十卷,《摩竭经》一百四十卷,《法华经》十卷,《瑜伽经》三十卷,《宝常经》一百七十卷,《西天论经》三十卷,《僧祗经》一百一十卷,《佛国杂经》一千六百三十八卷,《起信论经》五十卷,《大智度经》九十卷,《宝威经》一百四十卷,《本阁经》五十六卷,《正律文经》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
扩展资料: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西游记》剧中唐僧所说的:“西天”即古印度,佛陀的故乡,就是古印度天竺国。
玄奘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上下五千年》一书中提到:唐僧取经前,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后来唐僧到西天那边取的是“大乘佛法”。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游学印度十七年载誉而归。其带回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回国后为唐大宗、高宗所钦重,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官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75部,1335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西天取经
唐僧取经的经书是什么?
唐僧取经的经书是写在什么材质上的
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贝叶经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 *** 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1]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贝叶也叫“戈兰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中国 *** 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1-2]
当时印度的经书应该也是这种类型的!!!
玄奘去西天取经都有什么经书
玄奘取经历时十六年,带回梵文经典,大乘经242部、大众部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弥娑塞部经律论22部、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迦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明论13部、凡520夹、657部。
著名的有《心经》、《成唯识论》、《因明论》、《瑜伽论》、《大般若经》等。
唐僧西天取经到底取了多少部经书
唐僧西天取经取了657部经书。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紶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僧西天取经的经书叫什么?在此之前没有经文么,或者说为什么还要千辛万苦去取经?
前面几位waynesw1说的比较准确。
从公元1世纪开始,佛教就经西域陆续传入中国,由于译经有先后,见解有差别,逐渐形成各种宗派。公元6世纪,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形成勒那摩提开创的地论宗南道系,菩提流支开创的地论宗北道系,真谛三藏开创的摄论宗。玄奘在求学时有感于各派学说分歧,决意到发源地印度一探究竟。玄奘在印度求学于那兰陀寺住持戒贤大师为主的各派宗师,并将瑜伽行派为主的各种经典带回翻译,这些经典在印度毁于兵火,有些只存汉译本,可以说玄奘为保存思想文化做出极大贡献。可是玄奘所传的重思辨的瑜伽行派学说,并不契合好玄好简的中国社会,其创立的法相宗仅传数代便传承断绝,经典失散,直到近代才由杨文会居士从日本取回,后由太虚大师等人重振民国一代的唯识学风。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5分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
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乌巢禅师教授给唐僧的《多心经》,就是唐僧为自己取到的真经。乌巢禅师告诉唐僧“ 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真的,唐僧和孙悟空在路上多次提到这篇《多心经》,唐僧也凭借它多次“无伤害”。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
唐僧西天取经,取得是什么经,他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游学印度十七年载誉而归。其带回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回国后为唐大宗、高宗所钦重,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官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75部,1335卷,依《大藏经总目录》其译经按分部及经序及卷数分列于下:
阿含部一部(1)124《缘起经》1卷,龙朔元年(661)般若部二部(2)220《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00卷,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3)25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华严部一部(4)289《显无边佛土功德经》l卷,永徽五年(654)宝积部二部(5)310(十二)《菩萨藏会)\《大菩萨藏经》20卷,贞观十九年(645)(6)367《赞净土佛摄受经》(即《阿弥陀经》l卷,永徽元年(650)三译涅梁部一部(7)390《佛临涅染记法住经》1卷,永徽三年(652)大集部一部(8)4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永徽二年(651)经集部十四部(9)436《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1卷,永徽二年(651)(10)450《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永徽元年(650)三译(11)476《说无垢称经》6卷,永徽元年(650)七译(12)515《如来示教胜军工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13)592《天请问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14)648《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15)676《解深密经》5卷,贞观二十一年(6村)再译。(16)680《佛说佛地经》l卷,贞观十九年(645)(17)689《甚稀有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三译(18)691《最无比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再译(19)714《缘起圣道经》1卷,
贞观二十二年(648)六译(20)717《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2卷,永傲元年(650)再译(21)765《本事经》7卷,永徽元年(650)(22)840《称赞大乘功德经》l卷,永徽五年(654)密教部九部(23)918《诸佛心陀罗尼经》1卷,永徽元年(650)(24)1034《咒五首》(25)1071《十一面神见心经》1卷,显庆元年(656)(26)1094《不空国索神咒心经》1卷(27)1162《持世陀罗尼经》1卷(28)1360《六门陀罗尼经》1卷(29)1363《胜幢臂印陀罗尼经》1卷,水做五年(654)(30)1365《八名普密陀罗尼经》1卷,永徽五年(654)(31)1396《拔济苦难陀罗尼经》1卷,永徽五年(654)律部二部(32)1499《菩萨戒揭磨文》弥勒说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33)1501《菩萨戒本》弥勒说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释经论部一部(34)1530《佛地经论》亲光菩萨等造,7卷,贞观二十三年(649)毗昙部十三部(35)1536《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舍利子说,20卷,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36)1537《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大目干连造,12卷,显庆四年(659)(37)1539《阿毗达磨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16卷,贞观二十三年(649)(38)1540《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世友造,3卷,龙朔三年(663)(39)1542《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龙造,18卷,
显庆五年(660)(40)1544《阿毗达磨发智论》过多衍尼子造,20卷,显庆二年至五年(657-660)(41)1545《阿毗达摩大毗举沙论》五百罗汉等造,Zto卷,显庆元年至四年(656—659)(42)15......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涅槃经》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萨经》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虚空藏经》一部四百卷,《首楞严经》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经大集》一部五十卷,《决定经》一部一百四十卷,《宝藏经》一部四十五卷,《华严经》一部五百卷,《礼真如经》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经》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经》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经》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维摩经》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论别经》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刚经》一部一百卷,《正法论经》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经》一部八百卷,《五龙经》一部三十二卷,《菩萨戒经》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经》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经》一部三百五十卷,《法华经》一部一百卷,《瑜伽经》一部一百卷,《宝常经》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论经》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祗经》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国杂经》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论经》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经》一部一千八十卷,《宝威经》一部一干二百八十卷,《本阁经》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经》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经》一部二百二十卷,《维识论经》一部一百卷,《具舍论经》一部二百卷。
西游记取的是什么经?
问题一:西游记取的到底是什么经 佛经。具体的说,就是大乘佛教三藏真经。
在《西游记》第八回,如来佛祖这曾经对这三藏真经有过具体说明:
――(诸菩萨)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所以三藏真经指的就是《法》、《论》、《经》这三藏经 。而唐僧号三藏是唐太宗赐的,是因为菩萨说西天有三藏经,所以才指经取号,号作“三藏”。
问题二:西游记中取的真经是什么经 5分 其实全本《西游记》的真意正在于此。如来不是说了吗:“白本者,乃无字真经也!”无字真经――真经无字。只不过“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大多数人不明白这没有字的才是真经呢。其实,整个取经的过程其实正是师徒要取的真经。有一句话叫做“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年轻人大多不很理解,而越是有过复杂人生经历的人就越觉得深刻,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结果,所谓结果不过只是过程的一部分。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从自身经历中求取无字真经的过程。其实人生也罢,工作也罢,是战胜一个个来自外界的困难和克服自己的心魔,经历不止是八十一个磨难不断修炼的过程也就是求取真经。
问题三:《西游记》里所取的经书是什么 经。 是大藏经书
我的答案怎么样?
问题四:西游记到底取的什么经 大乘佛法
问题五: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
问题六: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乌巢禅师教授给唐僧的《多心经》,就是唐僧为自己取到的真经。乌巢禅师告诉唐僧“ 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真的,唐僧和孙悟空在路上多次提到这篇《多心经》,唐僧也凭借它多次“无伤害”。
问题七:西游记取到经以后观音菩萨说了什么 当年我奉如来金旨,到东土寻访取经人,今功德圆满,向我佛如来,交旨!
问题八:《西游记》中唐僧取得经都有什么?是谁写的? 小说里没有提到是什么经。现实中玄奘大师取得经就是未来佛弥陀佛口述的《瑜伽师地论》。
问题九:西游记里唐僧取的究竟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能度难人脱苦,能超亡者升天,唐僧以前修的是小乘佛法,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故其取经是自度度人。
后来经书落入水中,残缺不全,故人间尚有诸多苦难,这是依据《西顶记》字面意思而得,不代表我的观点。呵呵
问题十:西游记中取的真经是什么经 5分 其实全本《西游记》的真意正在于此。如来不是说了吗:“白本者,乃无字真经也!”无字真经――真经无字。只不过“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大多数人不明白这没有字的才是真经呢。其实,整个取经的过程其实正是师徒要取的真经。有一句话叫做“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年轻人大多不很理解,而越是有过复杂人生经历的人就越觉得深刻,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结果,所谓结果不过只是过程的一部分。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从自身经历中求取无字真经的过程。其实人生也罢,工作也罢,是战胜一个个来自外界的困难和克服自己的心魔,经历不止是八十一个磨难不断修炼的过程也就是求取真经。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820d6616b8226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