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咬人的虫子有哪些?蚊子是夏天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也有不少种类。蚊子的幼虫和成虫都有吸血的习性,所以夏天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被蚊子叮咬。不过,有一种蚊子却不会吸血,它就是瓢虫。
:
夏季除了蚊子还有哪些虫子咬人会又痒又疼
咬人的虫子有:(1)家中凉席上的螨虫,(2)宠物身上的跳蚤。咬后皮肤会出现一两个小红点,你用手抓挠后,红点会变肿大,你是越挠越痒,就算你挠破了皮流出血后还是觉得痒。被跳蚤咬后,得靠你的意志力不去抓挠,身上备一盒龙虎牌清凉油,不时涂抹患处,一周后恢复。(3)去野外时,有一种飞蚊,被它咬后,也是奇痒无比。还要当心树上的毛虫,就算你没碰到它,它的毛毛刺也会随风吹到你身上,那会让你钻心刺骨的痒,建议去野外时,不要怕热,穿长穿长袖长裤。
野外有哪些咬人的昆虫
野外咬人的昆虫有:蚊子、黄蜂、子弹蚁、火红蚁、食蛛鹰蜂。
1、蚊子
夏天是蚊子繁殖滋生的旺季,雌蚊为了产卵需要补充营养,因此每当夏季也是蚊子攻击力最强的时候,我们常常被身边飞窜的蚊子,折磨的难以入睡。大家普遍认为被蚊子咬上一口,也就肿个包,痒几天就好了,其实被蚊子叮咬除了奇痒无比,也是很多疾病的传染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被叮咬。
2、黄蜂
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昆虫,它又被称为马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很大,雌蜂身上长有有力的长针,如果被它蛰到会疼痛难忍,就如同我们的手指被门夹了一样。
3、子弹蚁
子弹蚁的样子、外貌和黄蜂相似,个大体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之一,子弹蚁的上颚强壮有力,咬人无比疼痛,最可怕的还是它尾部的尾针,尾针具有很强的毒性,被蛰到会感觉非常疼痛,就像脚踩到生锈的铁钉一样。
4、火红蚁
火红蚁也被称为火蚁,身长5毫米,小小的身体却拥有惊人的战斗力,被咬伤的人,会疼痛难忍,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5、食蛛鹰蜂
听名字就不简单,它属于膜翅胡蜂科,体长50毫米,也被称为沙漠蛛蜂,拥有橙红色翅膀和深蓝色身体。它极其凶猛,如果被蛰上一口,会像被电击一般疼痛。
夏季会咬人的昆虫除了蚊子还有什么如题这些昆虫咬
有很多。
如虻(双翅目盗虻科,全世界的虻估计已近4000种,我国已知也约300种,最常见的是牛虻)、蚋(双翅目蚋科,约300种,分布全球)、蠓(双翅目蠓科,俗称“小咬”或“墨蚊”。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右,我国报告近320种)、白蛉(双翅目白蛉科,全世界已知500多种,我国近40种)、螫蝇(双翅目蝇科,约21种)、虱蝇(双翅目虱蝇科)等。
一般叮咬后都会出现局部红肿,这是因为被昆虫叮咬后,会有病毒、细菌等通过叮咬的伤口进入人体,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做出反应,众多的白细胞等会包围吞噬进入人体的病毒等异物,同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促进伤口愈合。
有部分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发热等过敏反应。
家里有会咬人的虫子,都是哪些呢?
家里有会咬人的虫子,有蚊子 、跳蚤 、蜱虫 、 虱子 、隐翅虫 、蚂蚁。
蚊子:
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
跳蚤:
蚤目一群吸血昆虫的统称,为重要的疾病带原者和可有重大危害的害虫。蚤是居於宿主体表的寄生虫。作为中世纪时传播黑死病(腺鼠疫)的主要媒介,蚤是造成当时欧洲1/4人口死亡的一系列事件中的重要一环。
蜱虫:
属于寄螨目、蜱 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 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 软蜱,属 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 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 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 *** 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虱子:
属昆虫纲、 虱目, 人虱科。为无翅小昆虫,体背腹扁平,是一种永久性体外 寄生虫 。也是一类无翅小型 寄生昆虫的统称,分为两大群:钝角亚目和丝角亚目群(亦称嚼虱或咬虱),寄生于鸟类和 哺乳类; 吸虱亚目,仅寄生于哺乳类。
隐翅虫:
又被称为“ 影子虫”、“ 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 昆虫纲, 鞘翅目, 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 58500 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隐翅虫科的昆虫,一般具有细长的身体,主要的鉴别特征是:鞘翅极短,腹部体节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动。根据此类特征较易同鞘翅目的其他类群区分。
蚂蚁:
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主流沿用的是16亚科的分类系统和21亚科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从猛蚁亚科中分出了若干亚科)。中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最近还发现了无性繁殖的蚂蚁新物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夏天经常出现在室内,会咬人,这是什么虫呢?
是隐翅虫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属昆虫钢,鞘翅目,隐翅虫科。自然界中的隐翅虫约有250多种,其中,毒隐翅虫对人有威胁。
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昆虫,20,000多种,分布广。常见於腐烂动植物周围,以食腐昆虫为生。多数细长,体小,一般不到3厘米(或1/8吋),最大不超过25厘米(1吋)。鞘翅短而厚,后翅发达,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受惊时,举起腹端,向敌害射出难闻的雾液。幼虫无翅,形似成虫。有些大型种类有美丽的黑色和黄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为均像兵蚁。欧洲的Lomechusa属和Atemeles属,以及北美的Xenodusa属,生活在蚁或白蚁巢内。它们分泌一种液体给蚁吃,而蚁喂养它们作为回报。 毒隐翅虫,又被称为“青腰虫”,如图,身长0.6~0.8c成虫照片m,类似飞蚂蚁,停下时尾部上下扭动,把翅膀收回,且有趋光性,白天栖息在杂草石下,夜间出来活动,夏秋两季最常见,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体内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体内有毒液(强酸性毒汁,pH值1到2),在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
②隐翅虫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痊愈后伤口颜色与周围皮肤会有差异。 人体皮肤接触少量毒液后(如隐翅虫从皮肤上爬过),皮肤会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随后中央呈灰褐色坏死。若受伤面积不大,会有轻微痒痛感;若受伤面积较大(如多处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则会有强烈痒、痛感觉,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若人体皮肤接触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肤上),则受伤部位会产生水泡,周围皮肤红肿,水泡与红肿间为一原肤色的圈装部分。水泡可以弄破,如用棉签挤破,然后用盐水洗净,但是不久后会重新产生水泡。水泡不久后会自然消失后,患处会隆起,中间原水泡处凹陷,像火山口,但是一般火山口是圆形的,而皮肤上的患处是称线状的。患处隆起部位皮肤组织将全部坏死,形成深咖啡色疤,在疤下长出新皮肤,但是新皮肤颜色很淡,与周围皮肤有一定差异,导致痊愈后,患处像被刀割伤后痊愈的样子。所以,留下的疤痕对皮肤的影响最大。 对于隐翅虫爬过皮肤后是否对皮肤造成伤害,有的认为不会,因为虫没有被打死,毒液没有流出来;有的认为会,因为虫尾部的针状结构会接触皮肤。我个人倾向于“爬过后也会造成伤害”,但是不会太严重,因为有的患者颈部大面积出现轻微症状,不可能是打死了很多爬在脖子上的隐翅虫,毒液流了一脖子(如果那样,患者就不会不知道为什么颈部出现这样的炎症了)。 ③被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但是,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或者减小痒痛感,患者应立即到权威医院的皮肤病科就医,一般医生会开外用药涂抹患处,约两个星期后会好。
④预防隐翅虫,要做要: 1、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 2、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死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接触隐翅虫的皮肤 ⑤一般,在城市里隐翅虫比较少,而在乡村、森林中则比较多。外出旅行时尤其要注意,尽量穿长裤,随身携带花露水等驱蚊虫用品。 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以前皮炎的地方,经过一个秋冬春夏,颜色已经与周围皮肤的颜色差不多了,只有细微差别。相信经过“夏天晒黑、冬天变白”后,会基本消失的。 有的根本不需要爬或者咬,只要被它的翅膀掠过的地方就会使皮肤起反映..
夏天除了蚊子还有哪些常见的咬人的虫子
除了蚊子,夏天咬人的虫子还有:
螨虫
螨虫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螨虫和蜘蛛同属蛛形纲,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结构有别于昆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颚体由口器和颚基组成,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螨康躯体和足上有许多毛,有的毛还非常长。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样,如头皮屑等。
现发现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和蒲螨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马蜂
马蜂夏季活动频繁,一些女性穿着鲜艳的衣服或者爱喷香水,都容易被蛰。同时,一些体质敏感的人群,被马蜂毒针蛰后,重者可致全身过敏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蜈蚣
蜈蚣咬人后,可能发生皮肤红肿,严重的应当赶快就医。
跳蚤
跳蚤传播鼠疫、鼠型斑疹伤寒、绦虫病等病毒,夏天要注意除灭。
建议:夏季是蜈蚣、马蜂等各种虫子频繁出没的季节,建议人们遇见马蜂、蜈蚣千万别惹怒它。 外出游玩时要注意躲避毒虫,少在树下或者草坪上活动,最好将身体暴露的部分遮挡好,并涂抹驱蚊花露水等。对家中的沙发、床垫、靠垫做好清洁,因为这些地方最易滋生螨虫。此外,专家表示,蜈蚣、隐翅虫等喜欢昼伏夜出,市民夜间最好少去郊外玩耍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7a4fd8b8469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