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的成语带锋字的成语 成语词典


带锋字的成语 (38个)

21

成语拼音:
fēng fā yùn liú
成语解释:
指文章笔犀利,情韵欲流。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发而韵流。”
22

成语拼音:
fēng máng bì lù
成语解释:
:刀;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芒挫缩,厥图不果。”
23

成语拼音:
fēng máng bù lù
成语解释:
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成语出处: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24

成语拼音:
fēng máng bī rén
成语解释:
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成语出处:
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25

成语拼音:
fēng máng suǒ xiàng
成语解释:
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斗争的矛头;向:指向。斗争的矛头所指向的目标。
成语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
26

成语拼音:
jí fēng ér shì
成语解释:
及:乘;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27

成语拼音:
jí fē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及:趁着;利。趁利的时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一听见了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部,总想及一试,雯青也是其中的一个。”
28

成语拼音:
jí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冲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
29

成语拼音:
kāi lù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
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保镖的壮士。”
30

成语拼音:
lín fēng jué dí
成语解释:
:队伍的前列。面对兵与敌决战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决敌,非公之俦。”
31

成语拼音:
quán biàn fēng chū
成语解释:
随机应变,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朔对向响应,权变出,文章辞令横无穷,上颇倡优畜之。”
32

成语拼音:
shé fēng rú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成语出处:
33

成语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成语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34

成语拼音:
wèi fēng táng fǔ
成语解释:
:刺猬的毛;螗斧:螳螂的前腿。比喻微弱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猬螗斧,潢池盗弄,何以哉!”
35

成语拼音:
xiǎo shì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
比喻稍微显示一下本领。
成语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
36

成语拼音:
zhēng fēng chī cù
成语解释:
见“争风吃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37

成语拼音:
zǎn fēng jù dí
成语解释:
受到众多的刀箭围攻。比喻备受舆论斥责。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宰相子应举》:“四明在位久,卒被恶声以去,归里至与玺丞不相见。初不难借其子以市公,终于攒聚镝,受前人未有之弹射。”
38

成语拼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成语解释:
: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相投,无纤毫参差。”
* 锋的成语,带锋字的成语,包含锋字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5d29f8b4115904b.html]
居开头的成语居字开头的成语 成语词典
上一篇 2024-05-29
道的部首道的偏旁部首 汉语字典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