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于字的成语 (238个)
- 81
- 成语拼音:
- lè yú zhù rén
- 成语解释:
- 很乐意帮助别人
- 成语出处: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 82
- 成语拼音:
-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 成语解释:
-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 成语出处:
-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 83
- 成语拼音:
- lóng zhàn yú yě
- 成语解释:
- 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 成语出处:
- 《周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84
- 成语拼音:
- mín bǎo yú xìn
- 成语解释:
-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 成语出处:
-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 85
- 成语拼音:
-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
- 成语解释:
- 谋:计谋。谋划最难的地方在于周到严密
- 成语出处:
- 《鬼谷子·摩篇》:“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 86
- 成语拼音:
- mò nì yú xīn
- 成语解释:
-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87
- 成语拼音:
-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
- 成语解释:
-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88
- 成语拼音:
- míng yú qiáo mù
- 成语解释: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89
- 成语拼音:
- 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
- 成语解释:
- 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 成语出处:
- 《论语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90
- 成语拼音:
- míng yú zhì luàn
- 成语解释:
-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91
- 成语拼音:
- nǐ bù yú lún
- 成语解释:
- 拟:比拟;伦:同类。指不以同类或同等事物来比拟。比拟失当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 92
- 成语拼音:
- nìng mèi yú zào
- 成语解释:
-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 93
- 成语拼音:
- 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 成语解释:
-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 94
- 成语拼音:
- nù xíng yú sè
- 成语解释:
- 形:显露;色:脸色。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 成语出处:
- 宋 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 95
- 成语拼音:
- nǐ yú bù lún
- 成语解释:
-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 成语出处:
- 陈寅恪《论再生缘》:“能读英文者,颇怪其拟于不伦。”
- 96
- 成语拼音:
- nán yǐ qǐ chǐ
- 成语解释:
-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2回:“欲告庆父,而难于启齿,乃于门外号啕大哭。”
- 97
- 成语拼音: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成语解释: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成语出处:
-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98
- 成语拼音:
- nán yú shàng tiān
- 成语解释: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成语出处:
-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99
- 成语拼音:
- 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 成语解释:
-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100
- 成语拼音:
- pí yú bēn mìng
- 成语解释:
-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 于的成语,带于字的成语,包含于字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37f4d232aa6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