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上电子元件识别(如何识别电子元器件)


本文目录

识别电子元器件的方法,第一看电路板上符合,第二看电路图,电路图上有标志,第三用万用表测量估计测量结果来判断元器件的型号。

以下列举的是电路板上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

1,B:电池(battery)。

2,C:电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极管(diode)。

3,F:保险丝(fuse)。

4,IC: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5,L:电感(inductor)。

6,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7,Q:三极管(transistor)。

8,R:电阻器(resistor)。

9,T:变压器(transformer)。

10,TP:测试点(test point)。

11,VR:可变电阻(variable resistor)。

12,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扩展资料:

电阻分类:

1,电阻器(Resistor): 固定的电阻值。

2,电阻网络(Resistor Network)。

3,微调器:小型可变电阻器。

4,可变电阻:可变的电阻值。

5,加热器:电热元件(Heating Element)。

6,电热线(Resistance Wire):高电阻材质的线,近似于加热元件。

7,热敏电阻(Thermistor):温度改变电阻值。

8,压敏电阻(Varistor):变压电阻。

可以在百度上面找图片匹配认识。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超导体没有电阻。

电容,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

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电子元件有着不同的封装类型,不同类的元件外形一样,但内部结构及用途是大不一样的,比如TO220封装的元件可能是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或双二极管。TO-3封装的元件有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二极管也有几种封装,玻璃封装、塑料封装及螺栓封装,二极管品种有稳压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微波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这些二极管都用一种或几种封装。贴片二极管及有极性贴片电容与其它贴片则很容易区分,有极性贴片元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性标志。集成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符号标示识别: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为电阻,L为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为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 UR为可控硅整流器;VC为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UF为变频器;UC为变流器;UI为逆变器 ;M为电动机;MA为异步电动机;MS为同步电动机;MD为直流电动机;MW为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MC为鼠笼型电动机;YM为电动阀;YV为电磁阀等。

在电子领域中Tr:三极管(transistor),TH:热敏电阻(thermistor),J:跳线或跳接点(jumper),L:电感(inductor),CN:接插件,K:继电器,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使整个世界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电子工业的发展历史。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装置变的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了电子装置必须具有可靠性、速度快、消耗功率小以及质量轻、小型化、成本低等特点。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集成电路的设想后,由于材料技术、器件技术和电路设计等综合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电路。

扩展资料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

电子元器件在质量方面国际上有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UL认证,德国的VDE和TUV以及中国的CQC认证等国内外认证,来保证元器件的合格。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1.在诸多引脚的一边,有一个脚上边有个小孔。该孔代表着此处的引脚为第一个引脚。如果给引脚排序的话,那就是“引脚1”。一般的PCB板在进行封装时,会预留一个缺口,缺口处与圆孔处均为正方。在焊接或维修IC芯片的时候,要注意识别圆孔或缺口。

=“ikqb_img“src=“https:>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开头的是电阻,L开头的是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开头的是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可控硅整流器 UR; 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VC ;变频器 UF ;变流器 UC; 逆变器 UI ;电动机 M ;异步电动机 MA ;同步电动机 MS ;直流电动机 MD ; 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MW ; 鼠笼型电动机 MC ;  电动阀 YM ;电磁阀 YV等。

扩展资料

电路板的组成:

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 、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盘:用于焊接元器件引脚的金属孔。

过孔:有金属过孔 和 非金属过孔,其中金属过孔用于连接各层之间元器件引脚。

安装孔:用于固定电路板。

导线:用于连接元器件引脚的电气网络铜膜。

接插件:用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元器件。

填充:用于地线网络的敷铜,可以有效的减小阻抗。

电气边界:用于确定电路板的尺寸,所有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过该边界。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832afea5f0717849.html]
沟槽法兰尺寸标准(沟槽管件标准大全)
上一篇 2024-05-09
荔浦芋头的种植方法(荔浦芋头的种植方法与管理)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