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如何纳甲?
纳甲 古人认为装纳甲之法,可以究天地生育之理。认为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上下相包,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已丙丁,象征六子生于父母乾坤之中。与天干相配合,八卦又都在每一爻上都规定了固定的地支。 占卦装纳甲,就是依据八纯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在每一卦中所处的位置内外不同,给每个爻标出所代表的天干和地支。 乾卦在内卦,初爻起甲子,二爻为甲寅,三爻为甲辰;乾卦在外卦,四爻为壬午,五爻为壬申,六爻为壬戌。因为乾卦属阳,所以配的天干地支都属阳,阳卦隔位顺数,内外卦六爻顺序为子寅辰,午申戌。 坤卦在内卦,初爻起乙未,二爻为乙巳,三爻为乙卯;坤卦在外卦,四爻为癸丑,五爻为癸亥,六爻为癸酉。坤卦为阴,所以配的天干地支都属阴,阴卦隔位逆数,内外卦六爻顺序为未巳卯、丑亥酉。 坎卦在内卦,初爻起戊寅,二爻为戊辰,三爻为戊午;在外卦,四爻为戊申,五爻为戊戌,六爻为戊子。 艮卦在内卦,初爻为丙辰,二爻为丙午,三爻为丙申;艮卦在外卦,四爻为丙戌,五爻为丙子,六爻为丙寅。 震卦为长子,卦有长子代父之说,震卦纳的地支与乾卦完全相同,只是天于为庚。在内卦,初爻起庚子,二爻为庚寅,三爻为庚辰;在外卦四爻起庚午,五爻为庚申,六爻为庚戌。 巽卦在内卦,初爻起辛丑,二爻为辛亥,三爻为辛酉;巽卦在外卦,四爻为辛未,五爻为辛已,六爻为辛卯。 离卦在内卦,初爻为己卯,二爻为己丑,三爻为已亥,在外卦,四爻为己酉,五爻为己未,六爻为已己。 兑卦在内卦,初爻为丁已,二爻为丁卯,三爻为丁丑;在外卦,四爻为丁亥,五爻为丁酉,六爻为丁未。 有一个简单的歌诀: 乾在内子寅辰,乾在外午申戌; 坎在内寅辰午,坎在外申戌子; 艮在内辰午申,艮在外戌子寅; 震在内子寅辰,震在外午申戌。 巽在内丑亥酉,巽在外未已卯: 离在内卯丑亥,离在外本未巳: 兑在内已卯丑,兑在外亥酉未; 坤在内未己卯,坤在外丑亥酉。
请问纳甲六爻如何排盘!
旬空:
甲子旬之戌亥空,甲戌旬中申酉空,甲申旬中午未空,甲午旬中辰巳空,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寅旬中子丑空。
日辰的干支组合为十个天干配十个地支,所以十日之内定有两个地支没有天干来配,这两个没有天干来配的地支就称为空,而十日为一旬,所以叫旬空,
月有三旬,上旬、中旬、下旬。旬空,是日建逢甲子,即为甲子旬,遇甲戌即为甲戌旬。也就是说,从日建甲子这一天起,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共十天,这十天都是在甲子旬中。在这十天的任何一个日子起卦,卦中有戌、亥两爻就为旬空,旬空,就是在甲子旬中无戌亥两日,故为之旬空,其他仿此。
神煞:
研究命理,推论运气,必然要涉及星煞的概念。星煞有吉凶,影响各不同。吉者,曰星曰神;凶者,曰杀曰煞。遇吉则更吉,遇凶则更凶。但是,吉星之为吉,必具备“吉”之条件,否则,吉亦不显,凶煞亦然。所以,研究命理,论断星煞,必综合分析应具条件的盈亏,切勿一见星煞便下定语,如此者,大谬必矣。更何况,同一干支时有星煞同处呢。星煞之论断,是命理运气论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命理运气论断基础五行衰旺衡偏前提下的一个辅助论断的重要参照。
六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勾陈神兽
世应爻:
汉京房《易》学术语。京氏分八卦为八宫,每宫以一纯卦(八卦之重卦)统七变卦(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注以世应﹑飞伏﹑升降,并配天干地支五行,以占凶吉。每卦皆取世爻为占筮之兆象,观其爻变而定其祸福灾异。各卦世爻之位不一:(1)各宫卦之上爻均为世爻。宋张行成《元包数总义》卷一:"若上九变,遂成纯坤,无复乾性矣。乾之世爻,上九不变。"(2)世卦按六爻顺序,依次由初爻变起,变至某爻而成本宫卦卦象,则该爻便为此卦之世爻。 2.唐刘禹锡《辨易九六论》:"按坎二世而为屯,屯之六二为世爻;震一世而为豫,豫之初六为世爻。"《红楼梦》第一○二回:"这个卦乃是'未济'之卦,世爻是第三爻。午火兄弟劫财,晦气是一定该有的。"(3)游魂卦以第四爻为世爻。《京氏易传.明夷》"退位入六四,诸侯在世"徐昂笺:"游魂世位在第四爻。"按,世位,世爻之位。参见"世位"。(4)归魂卦以第三爻为世爻。《京氏易传.大有》"三公临世,应上九为宗庙"徐昂笺:"归魂当三公,世位即在第爻。世爻辰土与宗庙爻已火相应。"
六爻如何纳甲和装地支
你去网上搜下《增删卜易》,上面有完整的讲解和说明。
如何快速记住64卦的纳甲配六爻的方法
死记硬背。
京房纳甲六亲含义
京房纳甲法的音律解释
在京房易中,阴阳二气的对待深入于其各种学说。于其纳甲体系,《京房易传》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显然,京房的纳甲原则为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即:
45251 阳卦乾震坎艮 阴卦坤巽离兑
阳干甲庚戊丙 阴干乙辛己丁
除纳甲外,京房还将十二支纳入八宫卦中。广义的纳甲也包含纳支。纳支遵循的原则同纳甲一样,仍是阳卦纳阳支,阴卦纳阴支。二期内在机制,卢央认为,乃是历法及生律法纳入。具体为:从历法来看,冬至所在之月或建子之月为一年之始,二十二律以黄钟为首,黄钟又自冬至始,所以黄钟当乾之初九,纳支为子。此起点确立之后,京房又根据音律之三分损益法,按十二支来说,即隔八生律法,纳其它各支。隔八生律法即:律起于黄钟子位当乾初九爻,再从子位起算,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位,这是林钟未位,当坤初六爻,于时为六月。再从未位起算,未申酉戌亥子丑寅,这时律为泰簇寅位,当乾九二爻,时为正月。如此隔八相生,得出全部十二律及其支位所对应的爻位。这样,乾从初九到上九分别纳子寅辰午申戌六支;而坤卦是阴卦,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之则,应右旋与六阳律相反方向运转,最后得出坤卦从初爻至上爻分别纳未巳卯丑亥酉六支。
36706 其余六卦各爻配支的法则,按律历之相配,“十一月和五月为子午,阳支配阳卦各爻,故配长男震,……与乾卦同。十二月和六月为丑未,阴支配阴卦,故长女巽卦当之。……接着正月和七月当寅和申,又纳于阳卦,则以中男坎卦配之。……再接着是二月和八月为卯和酉,则以中女离卦配之。……然后是三月和九月,当辰和戌,以少男艮卦配之。……最后是四月和十月,为巳和亥,以少女兑卦配之。”
《汉书-艺文志》载:“京房好钟律,知音声,……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由此可证,京房确有可能根据历法及生律法将十二支纳入卦体中,故卢央之说应该可信。
汉代以前,人们已将音乐看作阴阳和合的产物。如《乐记》云:“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地气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焕之以日月,而百化与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这就把“乐”作为天地阴阳二气相摩相荡的产物,将阴阳节奏视为阴阳升降的表征。《管子-地员》与《吕氏春秋》皆对音律之“三分损益法”或“隔八生律法”进行过描述。如果卢央之京房依历法与生律法纳支之说成立,那么,纳甲说的背后乃是一幅阴阳对待、流行图。
八卦纳甲法与六爻纳甲法有什么不同
六爻出自八卦,没有分开的说法,叫法不同,只是在断卦时一般只纳地支,不写入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