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谁发明的(“笔祖”其实是一位军事指挥官)
孟田剧照
秦朝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朝建立前两年。
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勇士”的秦国大将蒙恬奉命北上,指挥军民修筑长城。
孟田需要定期向秦王嬴政汇报边疆的军事情况。
秦朝以前,秦人用竹签蘸墨在竹简上写字。竹签吸墨有限,又要蘸墨,写字很不方便。
一天,孟田出去打猎,射中了一只野兔。
当孟田追赶受伤逃跑的野兔时,他看着野兔的尾巴在地上拖着一串血迹。突然,他受到了启发。
孟田将军立即开始剪掉野兔尾巴上的一些毛发,然后把它们放在竹筒里,固定好,试着用墨水写字。
但是兔子的尾巴毛很有光泽,根本不吸收墨水。
孟田试了几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就把画笔留在了门前信息资源网的石坑里。
几天后,孟将军偶然看到自己丢弃的毛笔,发现上面湿漉漉的,兔尾毛更白了。
孟田拿起毛笔,蘸着墨水写了几个字,效果极佳。
石坑里有石灰。用碱水浸泡后,兔毛的油脂脱落,变软,使用方便。
这是一个关于毛笔起源的民间传说。
史料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晋代老师崔豹在《古今笔记》一书中记载:“作于蒙田,即秦别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毛不是兔毛竹筒。”
事实上,蒙恬只是秦毛笔的改进者,因此也被称为“笔祖”。
20世纪50年代,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古墓发掘现场出土了包括毛笔在内的一整套书写工具。
古墓的年代属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远在蒙恬作笔之前。
所以说,毛笔是古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孟田将军一个人的功劳。
公元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秦国毛笔。毛笔的头发绑在竹竿的外面,用细麻布丝包着,画在上面。
同时竹筒里也有刷毛,类似于现代的刷子。
如果这把刷子是孟田将军发明的,他在信息资源网的贡献真的很大。
相传,孟田的妻子卜湘莲是山莲西堡(今浙江湖州山莲镇)人,也擅长制作毛笔。民间称她为“笔皇后”。
蒙恬夫妇制作的兔毛来自于盛产“秋兔毛”的赵中山地区。这种钢笔质量高,非常实用。
孟田夫妇还说,他们尝试过用羊毛做刷子,效果很好。
后来,孟田夫妇把制笔技术传授给了山连西堡的村民,“湖笔”闻名于世。
为了纪念孟田夫妇,村里的笔工们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都会在信息资源网向他们祭祀,缅怀孟田夫妇对中国文化的特殊贡献。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60beb9d381a6bc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