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流失率多少算正常(员工流失率多少合适)


员工流失率多少算正常?如果公司规模不大,人员流失率在10%以内,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公司规模比较大,人员流失率超过20%,就属于严重的问题了。一般来说说,如果员工离职率高于10%,就要考虑换工作了。因为这样的公司,不适合长期发展。

劳动离职率不能超过多少比例

劳动离职率不能超过比例:

调查显示年度员工流失率不高于18%较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最低一般不低于8%,处于10%-15%是属于正常范围。

关于员工流失状况,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有度。

员工流失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要把握好这个度:年度员工流失率不高于18%为宜,但也不是越低越好,最低一般不低于8%,处于10%-15%是属于正常范围。

二要有数。

企业无论大小,都要从心中有数到统计有数,最好能细到部门和岗位。因为有了数据支撑,企业才能做出精准的计算和判断。

我有一次去一家企业辅导,当时老板想给员工加薪,问我应该给哪些岗位的员工加、加多少?我说,你先告诉我三个东西:一是哪些岗位是公司重要的岗位;二是哪些岗位员工的流失率比较高;三是每个岗位的人效及所在部门的工资费用率(最近3年的数据)。

三要有固。

核心的人才的稳定性必须更高,这是铁打的营盘。这个人才团队不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制约未来发展。

实际上对于低增长的企业,员工流失率要高一些,因为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人员太稳定,丧失了创造力,而且由于老人太多,企业很多变革无法直接和快速落地。

对于高增长的企业,人才队伍则要相对更趋稳定,因为人才的复制非常有限,而高速发展的企业绝对离不开稳定的团队,并且要依赖现在人员的稳定带动新人的训练和融入。

人员流失率多少算正常?

人才流失率多少算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人才是CEO们眼中的核心要素,超过了公司的增长和赢利;2004年~2005年外企员工的平均流失率为16.5%,超过了CEO们认为的合理的员工流失率……房地产等行业人才流失率最高 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2005年外企员工的平均流失率为16.5%,其中房地产的流失率最高,近30%,其次是消费品、能源、旅游(酒店)等行业,平均流失率超过了20%,这与行业的特色和市场的需求程度有关。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茅博励教授认为,外企员工流失率如此之高,首先是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造成的。纵观员工流失率最高的几个行业,无不是近年来成长最快、扩张最为迅猛的经济行业。5%~16.5%:人才流失的上下限 从调查来看,接受调查的经理中,有75%认为“15%以下的员工流失率”是合理的,其中55%认为“5%~10%”是合理的;100%的CEO认为,超过20%的流失率会给企业带来实质性影响。但流失率的具体水平因企业所属行业、企业发展阶段、市场人才供求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人才是CEO心中的核心要素 面对风云变化的市场竞争,调查结果显示,67%的CEO认为成功变革的关键是“建立适应变革时代的团队”,人才首当其冲成为众多CEO心目中的最核心要素。公司业务的增长和盈利情况却排在了第二的位置。

员工流失率的流失范围

亚太人力资源协会于2012年做了一统计分析,针对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员工流失率不高于18%较好,但也不越低越好,最低一般不低于8%,处于10%-15%是属于正常范围。

人员流失率标准值是多少

月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人数/总员工数*100%。 年度员工流失率=年度各月员工流失率之和。

年度员工平均流失率=年度各月员工流失率之和/12个月。

人员流失率标准要看很多条件:例如:行业、公司规模、企业性质、部门职能等等

例如:假定某公司有100人,该公司一年的员工流失率为3%,根据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预测第二年将有3人可能会离开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出现了3个工作空位。但如果仔细分析后发现3%的员工流失率是由公司一小部分人员的频繁流失造成的,比如说程序员这一岗位一年中3人离开公司。虽然流失率仍然是3%,但实际的工作空位只有一个。所以在利用员工流失率进行分析时,既要从公司角度计算总的员工流失率,又要按部门、专业、职务、岗位级别等分别计算流失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员工流失的真正情况,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想请问一下啊人员流失率怎么计算?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

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

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2月份员工人数+.……+12月份员工人数/12; 注:

1)、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

2)、公式二的计算 *** 则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但操作过程中有点繁琐。

3)、月员工流失率=流失人数除/(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一般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以每月为计算基础 ,流动率计算是以当月离职总人数除以(当月月初人数+当月月底人数)的平均数再乘上百分比。外商公司在计算每季及每年员工流动率是将每月员工流动率加起来总数来衡量流动率高低。

一般而言,公司每月流动率在2 %- 4%是正常的。若是4% - 8%稍微偏高,超过8%就是较严重的状况。

一般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为多少是正常的??

根据区域,行业,企业性质的不同,大部份企业的标准是10% 这已经是一个很宽的标准,但是也有很多企业远大于此,根据各个方面决定,一方面:1、社会大环境;2、地域中环境;3、企业小环境。另一方面人力的供求情况 比如我很熟悉的一个纺织业 人员流动率就很大 主要是下面的员工的流动 可能跟待遇也有关系 如果想减少流动率 ,提高满意度可能也比较重要

员工流失率与员工离职率有什么区别

员工流失率与员工离职率是一个意思,没有区别。

1、员工离职率,又称员工流动率、员工流失率、人力资源离职(流失、流动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情况及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客观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与满意情况。

2、员工流失率就是在统计期内离职员工占单位员工总数的比例。 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人数/(期初员工人数+本期增加员工人数)*100%。

3、员工流失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人员流失率是怎么算的?哪位知道?谢谢

人员流失率的计算公式:流失人员数 / 职工总数 % = 人员流失率

如 流失人员20人 / 贰 职工总数400人 % = 人员流失率 5%

一个公司部门员工流失率多少算高啊 10分

通常控制在5%

制造型企业人员流失率定多少合适

你是指年流失率还是月流失率啊

月流失利跟季度有很大关系的

年底高的时候可能达到10-20%

年流失如果能控制在30%以下就相当不错了

我在深圳,别的地区可能因具体经济环境还不同

如何计算月人员流失率和半年/年的流失率?多少才算正常?

哪有一个正确的公式,要看企业老板是什么样的态度,文化好,工资高,流失率就肯定会低了

企业离职率多少为正常范围?

企业离职率多少为正常范围?因为行业的特殊如餐饮业、快递行业,与普通的行业相比,离职率一般过高。国有企业比较稳定,符合很多人心理对职业的追求,离职率就很低。而一般的企业,离职率保持在10%—15%之间浮动则是正常的。

据亚太人力资源协会的统计,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不高于18%为好,也不代表越低越好,一般不低于8%,10%至15%属于正常范围。

离职率与企业的行业和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行业就是不适合长期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换新人,有的行业需要长期耕耘才能有所成就,三五年才刚入门而已。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要离职率在企业可控的范围,那就表明是正常的。

事实上表明,离职率高了不好,太低也不行

1,离职率高,企业发展不利

人才流失无论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一个损失,无论是企业直接造成的损失,还是他人更换造成的损失,超出企业的离职率预期,那就意味着成本会超出预期。

如假企业的离职率在50%以上,除非行业很特殊,那这个企业内部结构就是有问题的。没有人沉下心思搞工作,人心惶惶,总是想着工作干不久,又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过一天算一天,只要时间稍长一点,公司就会垮掉。

事实上,假如一个不太大的公司。假如同时有3个人要离职,剩下的7个人也会心里离开。那么令外,很少有人会安稳下来好好工作,要知道离职是会传染的。

2,离职率低,企业发展不利

也绝对不是说离职率就越低越好,很多企业特别是老牌的企业,很多就是十年以上的工程师,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工程师是企业必须需要的。

但假如一个企业总是常年保持人员稳定,没有新鲜的人员参与,就没有活力,对生产制造业而言,同一个工种重复很多年,没有创新,就会很难适应新技术和新机遇。对互联网还有其他新兴行业而言,非常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

事实上,不管什么企业,管理人员都要有个预期,可能会涉及具体的部门和岗位,每年的预期人员流水率为多少,还要保证这个离职率是预期的,可控的。10%至15%则是一般每个行业都能接受的一个离职率。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5f1459c267a99184.html]
手机上恢复解散QQ群步骤(手机上恢复解散的qq群)
上一篇 2024-05-12
纯黑色的狗狗有那些品种(纯黑色的狗有哪些)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