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是什么法律知识


一、隐名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是什么

隐名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为:隐名代理与间接代理并无本质区别。隐名代理指在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隐名,直接由代理人与客户签订合同。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其法律后果先由代理人承担再转移给被代理人的一种代理形式。间接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法律行为,行为的后果间接归于委托人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二、《民法典》行纪合同属于间接代理吗

《民法典》行纪合同不属于间接代理。

行纪合同和间接代理的区别

第一,主体不同。在间接代理合同中,法律对代理人的主体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规定,只要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可以成为代理人。而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的主体资格受到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经批准有权从事行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或相关组织才可以成为行纪人。

第二,是否可以行使介入权、选择权不同。在间接代理中,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则合同直接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而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此时可以行使介入权,主张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当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可以行使选择权,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则可以通过受托人的披露而使得委托人行使介入权,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行纪关系由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组成,合同应当分别履行。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害,行纪人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第三人即使知道委托人是谁,也不能越过行纪人而直接与委托人发生法律关系。

第三,定性不同。行纪合同是有偿的,行纪人都是专门从事行纪业务的经纪人,其所从事的业务一般仅为商事活动。而在间接代理中,代理人没有主体资格的限制,其代理的范围不仅包括商事或外贸代理,而且包括一般的民事活动,既可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

所以说,隐名代理和间接代理是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的,而隐名代理指的是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之下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另外,行纪合同不是间接代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去别的。二者的区别首先从主体不同作为开始,直到行使个人权和选择权不同作为结束。

隐名代理和间接代理的区别是什么延伸法律知识阅读

专利代理人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取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代理资格证书,在专利代理机构专职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一类人。在我国想要成为专利代理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除了要符合相关条件外,还要通过专业考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成为专利代理人。

一、如何成为专利代理人

目前,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了2000万件,涉及行业十分广泛。因此,对专利代理人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报考人数不断增多,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增加考试频度,改为每年考一次并固定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固定为每年11月的第一个周末。目前,2006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定于11月4日至5日在全国12个考点城市同时进行,分别为北京、沈阳、哈尔滨、武汉、南京、福州、兰州、郑州、西安、成都、广州、南宁。在考试科目和内容上,将原来实行的4个科目的考试改为3个科目的考试,从名称和内容分别如下:

1.中国专利法律知识,涉及中国专利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3种专利的授权标准和审批程序、复审与无效、专利文献等内容。

2.相关法律知识,涉及相关法律、其他知识产权法律、有关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内容。

3.专利实务,涉及专利申请文件、意见陈述书、复审请求书、无效宣告请求书或者答辩书、专利侵权诉讼起诉书或者答辩书等文件的撰写。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报考条件中,“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成为必须,非理工科专业背景者将被拒之门外。今年专利代理人报考条件为:(一)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并掌握一门外语。(三)熟悉专利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四)从事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或法律工作。

二、专利代理人应注意的期限

1、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期满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的期限——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期满一年,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

2、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法定年龄——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的资格;

3、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期限——从事二年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

4、专利代理人在脱离专利代理业务后不得申请专利的期限——专利代理人在脱离专利代理业务后一年内,不得申请专利。

想要成为专利代理人,那么就需要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开始。具体在进行相关考试报名的时候,就需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其实也就是成为专利代理人的条件。合同纠纷律师同时还为大家带来了专利代理人应该注意的期限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5da4dd777340e62a.html]
交警报警电话(交警报警电话号码)
上一篇 2024-04-30
北京低工资标准(北京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320元)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