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不是糊涂人,养自家的孩子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林如海是朝中探花,饱学之士,为人正派,深知此理。
林黛玉是他的独生女儿,五岁就聘了贾雨那样的高人为老师。可见对女儿的娇养、珍爱。当女儿丧母后,要往外祖母家生活,林如海不会让女儿受委屈,吃人家白饭看人家的脸色。他让雨村为黛玉保驾护行。为雨村写了推荐信,为雨村置备了各项打点之礼品及银钱。更为黛玉带去了足够的金银珠宝,名贵的摆件、器皿、书籍。所以,黛玉的房间摆设的很好。刘姥姥说:“竞像上等的书房。”
林如海病了,招黛玉回去。从带信到黛玉一行人走回去,按照那时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小船,需要数月。这期间,林如海会对财产有所分配。林如海的姬妾不多,且都没留下孩子,只需把各人居住的房子归各人就行了。对于自已未成年的独生女林黛,他是最放心不下的,家中能带走的东西,恐怕是尽其所有了。除了家中的金银宝器,对于用不着的房地产也会变卖成金钱让带进贾府,林家百分之六十的财产都给了贾府。
林如海对贾府,特别是贾政是很信任的,他对雨村道:“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高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也不肖为矣。”从林如海对贾政为人的敬重,他相信贾政能照顾好黛玉!所以放心的将宝贝女儿及财富都交付与他。
贾政心却是不坏,只是太书呆了一些,对金钱不闻不问,全交于王夫人。心爱的唯一小妾总因几两银、几块布而到处打饥荒。黛玉带进的贾府的财产,都被王夫人为了元妃的事挥霍了。即便在贾母处放一些,后来也被他们掏挖,说通鸳鸯往外拿。贾赦也想争,非娶鸳鸯为妾。直到贾母死后,那一群纨绔的不孝子孙,封住箱笼不让动,贾母葬礼不让用。要等葬完贾母,回来分金银财宝,继续他们不劳而获的奢侈生活。林如海是学霸,是积极向上的正人君子,怎么能知道贾府纨绔子弟的龌蹉。他空相信了贾府。
“链二爷和林姑娘进了府……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黛玉把书籍、纸笔、器具都带来了,也就是把家搬来了。林如海的失误,是过分相信了贾府!可能他病中精力已经不济,那时黛玉已过十岁,且聪明过人!他应该换一些金票让黛玉私存,交代好何时用,怎么用。这样也不至于她和宝玉干搓手,任人摆布了。
贾府及四大家族的人有何等不堪!但看‘看着巧姐落入妓院而无一人伸手相救’,就知道什么事都指望不上他们。您说是么?
没有意义的提问,所有回答都是假设。至于红学家们的说法,唉,还是看看脂砚斋来的靠谱些,不过脂大姐可没提这类无聊的岔儿。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5672f149743bd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