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向政府诉求怎么写?群众向政府诉求的报告怎么写


中国古代百姓如何向官府、朝廷表达自己的诉求

很有意思的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很多时候两层的结构,也即民间和政府区分,朝廷的控制力很多只能到达县级,再向下就是民间,然后百姓大部分想要找政府解决什么事情的话,可以直接去县衙,也就是所谓的“击鼓升堂”,百姓击鼓,县官升堂,处理各种民刑诉讼,这是**基本的一种形式。

如果这种形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中国古代政府还有一套“监察”制度,独立于传统“政府”之外,监察百官只用,这套制度中,会有不少监察官员被派往地方,轮流监视地方官员。所以,如果百姓觉得对自己的地方官员不满,可以找“监察”官来表达意愿。

这两个是涉及告状的,其下还有一套复杂程序,如犯人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请求复讯,各朝代不同,如明清时,死刑犯需要再经过“秋审”这一道程序,才能问斩。既然有程序,那做事就要按程序来,所以在诉讼方面,越级直接向更高层表达意愿的很少,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允许。

如果不是诉讼,而是单纯的表达意愿呢?

其实自古民间就非常会利用“舆论”这个东西。

当然,这个就不是涉及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民众如果在整体上,对国家有什么意见的话,是如何表达出来给政府的。

1,政治民谣。《汉书》有言“言上号令不顺于民心,则怨谤之气发于歌谣。”其典型如《尚书·汤誓》:”是日皆丧,予及汝皆亡。”表达了夏末人们对皇帝的愤懑。这种政治民谣,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愿,自然统治者也会略有重视,如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之制度,其实在后来也都以各种形式而存在,而各级地方官员、监察官员在定期上奏时也会奏民情,如果某个民谣影响过大,也会提到,在朝廷上,一些官员还会以当时流传的民谣作为工具进行议事。清代杜文澜编有一本《古谣谚》,可以看到很多相关例子。

2,祥异。中国古代无论是民众还是统治者都重视五行祥异,各种正史材料里有“五行”之章,方志里面“五行志”,“祥异志”也是不可缺少的,而这种“祥异”很多时候也成为民众向政府、向皇帝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

《酉阳杂俎》载有一则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可以肯定不是真的,不过也确实说古代皇帝对“祥异”现象之重视,以至于影响决策。如果政治不昌明的话,各地出现的“灾异”常被各级官员作为弹劾时政的工具,而民间也会借机编各种民谣段子来讽喻时事。

当然,这只是在古代言路不通,交通不便利,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民间意愿需要一个出口,而统治者也需要一个途径来了解民意,所以才产生的,故这种东西虽然存在,但是效率实在不怎么样,而且统治者也不一定特别在意。只是,如果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还需要依赖类似的方式来表达民众意愿,那只能说是悲哀了。

如何给公务员提反馈

2020-05-19

分类:

这篇文章的灵感

灵感来源仍然是黄冈市红安县的三位同志们,感谢他们。

公务员指的是?

先聊下公务员是什么角色,角色定位是什么?以下内容都来自国家相关网站,如果涉及侵权,可以联系我。

根据相关网站信息,

公务员范围规定

第三条中提到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列入公务员范围的工作人员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履行公职;

(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三)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所以,简单来说是带编的国家财政负担的公职人员。

涵盖的范围包括

第四条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

(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

(三)各级行政机关;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

(五)各级监察机关;

(六)各级审判机关;

(七)各级检察机关;

(八)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然后这八条,每条列下来人数还是蛮多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政务(原来是**局的)应该都算是公务员,警察叔叔也是哦。我们比较少基础到的法院检察院里面的也有很多公务员。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不要问我谁说的),这么多人,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国家财政),其他的问题怎么办呢?

就像做项目一样,同样是员工每个人分工不一样,职责如何划分,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如何评定根据什么评定?由谁来评定?

会有末尾淘汰机制吗?会有绩效改进计划吗?如何进行人员能力培养?如何避免keyperson?

对于这部分,只能说是小小的我,大大的问号?不过根据

公务员职业道德(来自

国家公务员局

基本上能够做到以上六条,真的也不会差到哪去,甚至都算是蛮不错的啦。

大家用这个标准和之前生活中遇到的比对下,感觉如何?

根据网上搜索资料,其实我们担心的培训啥的,针对公务人员的也是有的。比如

国办转发《“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

,但具体培训的内容不清楚。里面提到

依法行政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抓好履职基本功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必备知识培训,加强与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行政机关公务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使之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广泛开展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国防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环保、安全保密、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

看这三条,就感觉是行政业务软技能都应该是到位了的。

关于绩效这块

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试行)

根据其中

第七条公务员平时考核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个人小结。公务员对照机关要求、职责任务或者考核指标,如实对本人工作表现情况进行简要小结,以书面或者口头汇报形式报主管领导。

(二)审核评鉴。主管领导对公务员的个人小结进行审核,提出考核结果等次建议,由同级主要领导审定,也可以由领导班子或者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定。

审核评鉴应当结合日常了解、群众评价以及服务对象意见等情况,吸收运用绩效管理等成果,根据需要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注重看公务员担当作为表现情况,综合研判,实事求是确定考核结果,防止简单依据个人小结对公务员作出评价。

对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的公务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服务对象评议。

(三)结果反馈。有关领导或者机关组织(人事)部门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向公务员本人反馈考核结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听取本人意见。

机关根据工作性质和队伍特点,合理确定公务员平时考核周期,确保达到考核效果,减轻公务员负担,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只要不走形式主义、走过场,我相信结果应该是很好的。

我作为一个企业员工,我们好多公司都会推

胜任力模型

,来进行考核评估。按照目前政府网站提供的这些,个人感觉目的都是和胜任力模型一样,为了让每一位公务员都发挥自己的价值,

为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只是胜任力模型在公司里面是每个人都拉通(或者大部分都拉通,有新人可能没太多上下文),或者努力拉通,作为每个小小的公务员分子是否真的知道这些内容呢?画个问号先

乱七八糟聊了这么多,简单说我们生活周围很多政府的工作人员比如政务中心比如**局,比如法院检察院里面有很多都是公务员,然后主要任务是做公共事务的工作。

对公务员的培养也有很多,也很全面,也有一些反馈考核的机制。

但是,下面来了一个但是。

这一周和部分公务员的互动

以我这一个星期和公务员的互动,非常的不友好呀。

还是**近投诉黄冈市红安县相关的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三人,工作作风懈怠,光说不做。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政务中心不动产办理部门三人。

其中,李姓宋姓工作人员对于初次申领房产证的业务,一个月都没办下来,过程中给出很多错误不专业信息,武汉红安来回折腾2次,去红安政务中心无数次,投诉反馈后还打击报复,在过程中以面积超出建筑面积为由(我们可以根据法律政策去交款项,但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才提出来,一个月的时间到底干啥了),延缓事件办理,并将责任推到其他部门。严说后面归行政审批部(宋说归信访办)处理,不归自己的部分处理。

严姓人员,收到举报信息后,透露举报人相关信息给宋姓人员。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李姓宋姓工作人员违反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严姓人员,违反第二十五条(二)的部分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二)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

(三)违反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摊派或者收取财物的;

(四)妨碍执行公务或者违反规定干预执行公务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谁执行

第三十四条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以下统称处分决定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法律条文很清楚,列举的事实很清楚。

中间通过

国家政务平台

提了反馈,相关的工单到达了黄冈市市长热线(0713-12345),市长热线就负责把工单往下面派,压根不关心处理的结果和进度(

说不关心的依据是:过程中傻宝宝专门去红安弄这个事情,有**新进展,我想把**新进展更新给市长热线那边,那边直接回复,工单已经下发,不归他们管,

我说帮忙记录下可以吗,毕竟是一个事情,了解更详细没坏处,对方直接拒绝

处理进度慢的例子是:同一天晚上我给武汉市的市长热线投诉湖北政府的网站https的不带www的网站挂了,第二条早上马上给反馈,让我重试是不是好的,提供备选的解决方案,

人家是真的关心我用网站方不方便,有没有造成我的不便,那边也会反馈给工程人员。回访电话是第三天上午发的,处理的很快很好。

而同样的问题,黄冈市市长热线

一每次电话后无反馈机制:(态度也是不好,

二回复是7天会有回访电话,

三一次沟通过程中是答应给我一个函件或电话告知一个政策,一直没有打电话或者邮件

四每次接电话的工作人员都不一样,每次都不根据案件做记录,每次都要重新说一遍,接电话的人还反复强调上次是她同事处理的她不知道,生怕背锅)

和红安县的几位工作人员风格也是蛮像的。

过程中有任何描述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各方指正。

一般都是有对比就有伤害,我不说武汉市做的多么厉害,毕竟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其他城市做得更突出比如深圳上海,但作为一个武汉人还是很开心武汉的政务意识一直在进步,

一直都希望是朝前走,让武汉的小老百姓顺心,武汉人脾气本身也暴躁,但几次武汉市市长热线的处理结果都还算比较合理。

部分公务员让我不开心怎么办?

我别无选择,投诉罗。基于事实的,全方面的投诉,倒逼公务员业务的进步。

本身是知乎小透明,在知乎上搜索了下,还是有蛮多人遭遇到这部分的困扰的,自己也在解决要不要投诉。

于是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文章。

请蝴蝶扇下翅膀

,鼓励大家勇敢提反馈,让周围环境变得更好。

目前也有100多次的查看,其中一半来自于知乎。看到能够帮助到大家,自己很开心。

但黄冈市的那个反馈,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下文,傻宝宝甚至调侃我说,这可能是我人生遭遇的**次在提反馈路上的滑铁卢。

小地方比较容易抱团,官官相护,事情也比较下,上面也没精力去管。建议我别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人生美好,逗逗娃玩玩游戏出去耍耍多好。

但我选择还是坚持,你们猜会有结果吗?一直没有结果我能坚持一年吗?

坚持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相信反馈的力量,我也相信对的需要坚持。我不相信光说就能把事情办成,我相信实事求是是**自己负责,我也相信有因有果,承认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负责。

所以我现在会选择在各个不同的渠道投诉。

之前推荐过一些网站,上次说过的[领导留言板]基本上没啥用。目前工单都还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派给黄冈市的,但黄冈市摆明就是个不作为的,黄冈市的市长信箱也试过感觉可能真的如其他人所说,可能那个地方真的是那样的?Ihopenot

后续我会做啥?

可能会尝试一些新的渠道如媒体渠道,论坛渠道,知乎小透明努力起来也是很厉害的哟

原来的部分持续反馈,黄冈市给的反馈是说一周内给回复,本周五还没回复的话(感觉按他们的效率可能真的是为难他们了),就继续提工单的,但做好他们踢皮球的准备。

因为涉及到群众纪律的部分,所以组织部也可以来一封,涉及到不动产资源的部分,国土资源厅也来一封。顺便总理信箱也来了一封,我爱我们的总理么么哒。

中间也给严姓工作人员打过电话,整体回复很不满意,他都不知道举报要保护举报人隐私,我也不想和他多说,顺手把他也投诉了。感觉我像投诉大魔王一样。

过程中,我还想做一件事情,以这件事情为因,在自己的网站上分享一些官网网站链接,为官方网站引流,不知道官网乐意不乐意,虽然我可能是小透明,人家看不上。

但把相关信息聚合一起,可能可以帮助到当下一些和我一样有一样困扰的人们。

大概就是一些官网链接,哪些可用,哪些会真的去帮忙处理,哪些留了信息也只是一直没有回复。

投诉公务员,你确定吗?

我个人是很确定的,但我不知晓朋友你是否确定?

因为我在投诉过程中还是会有些小的问题需要解决

每个人环境不一样,我不确定你投诉的这个行为,你身旁的人是否支持你,有的话,恭喜你。

傻宝宝不建议我做,但也拦不住我,主要是怕我没结果打击我的自信心,心还是很好的。婆婆不支持我做,认为本来快解决的事情,被我临门一脚,搞黄了,引来部分公务员人员的打击报复。

大家自己衡量

另外因为我之前投诉过的一些小事情,都处理的比较迅速,政府工作人员的反馈都很好很及时。甚至中间有一个教育局的领导很鼓励我的行为,我们都认为光谷未来会比台湾更文明,在人的部分绽放更多光彩。

但我也不确定黄冈会不会是我遭遇滑铁卢的地方,如果是,就让现实来的更猛烈些吧,早点认清真实的状况也许更好

另外一个是时间成本,我本身是软件开发人员,写博客搞这些事情都是业余时间,中间有些电话的接听是在工作时间没办法,感觉有点对不起客户爸爸,但一般也很自觉多写点代码补回去,毕竟客户爸爸是花大价钱买了我们时间的,我们要对客户负责。

但不保证屏幕后面的你,是否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这些事情。

个人状况不一样,自己权衡,为行为负责即可。

有法可依吗

投诉公务员这个事情本身是完全有法可依的,只要说的是事实,不是抱有其他目的的。相关的渠道也是透明的。

一般投诉公务员懒政不作为,我前面列举过的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就完全够用。

后面我会自学更多相关法律和各位小伙伴们分享。

反馈结果的追踪

前期傻乎乎的就是打电话,写留言,后面我会用trello把所有的处理串在一起,给大家分享。

大家一定要记住,投诉是有成本的,不是仅仅写个匿名信那样,而是确定我们的诉求,达成诉求,需要整个过程的追踪。

持续优化

这是后面复盘的占位符

我的一些小想法

即将做一个官方网站的链接,希望有用

作者:曹洋洋

永久链接:

stopcoding.cn/2020/05/1

5/l-about-feedback-to-gov/

协议:Copyright(c)2019

CC-BY-NC-4.0

LICENSE

遭遇不公想维权,该怎么写个人诉求信

诉求信是一种公文写作文种,在我们个人权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诉求信的方式来进行上访,并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撰写诉求信来向相关部门或对象诉说,以此来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所以个人的诉求信是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不会像其他公文文体一样严肃且理性。那如何写好个人的诉求信,其实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首先要找准对象,我们所遭遇的事情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关的管辖范围,这些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避免诉求无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包括住址和工作单位这一些都要写清楚,因为这样子能够方便相关机构联系到个人或者是方便调查结果,如果信息模糊含混不清的话,**后给你的维权道路带来非常多的困难。

其次是你阐述的诉求事件要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一些都是诉求信当中不能缺少的因素。能够让相关对象直观清晰的了解到你遭遇的事情和渴望得到的解决办法。

再次,一定要结合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看自己的诉求是否合理,**好是咨询相关的律师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去撰写。否则诉求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失败。

**后,要明白通过诉求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在诉求信关于这一方面表述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太具有主观性,要讲求真实和证据,尽量的客观和公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45bf7ee2d8b326e5.html]
青金石的功效与作用吗佛教七宝之一青金石
上一篇 2024-04-25
婚姻测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