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虎的成语 (349个)
-  41 
 - 成语拼音: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 成语出处:
 - 《宋书 乐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  42 
 - 成语拼音:
 - yǔ hǔ tiān yì
 - 成语解释:
 - 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 成语出处:
 - 《逸周书·寤敬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
 
-  43 
 - 成语拼音:
 - yǎng hǔ yí huàn
 - 成语解释:
 - 遗;留下;患:祸患。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44 
 - 成语拼音:
 - yǎng hǔ zì cán
 - 成语解释:
 - 见“养虎自啮”。
 - 成语出处:
 - 《魏书·羯胡石虎传》:“丞相便相凌蹈,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
 
-  45 
 - 成语拼音:
 - yǎng hǔ zì niè
 - 成语解释:
 - 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 成语出处:
 - 《洛阳伽蓝记 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  46 
 - 成语拼音:
 - yáng zhì hǔ pí
 - 成语解释: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成语出处:
 -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47 
 - 成语拼音:
 - chūn bīng hǔ wěi
 - 成语解释: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成语出处:
 -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48 
 - 成语拼音:
 - dà rén hǔ biàn
 - 成语解释: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成语出处:
 -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49 
 - 成语拼音:
 - dà xián hǔ biàn
 - 成语解释: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成语出处:
 -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50 
 - 成语拼音:
 - è hǔ cuán yáng
 - 成语解释: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成语出处: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51 
 - 成语拼音:
 - è hǔ jiàn yáng
 - 成语解释:
 -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  52 
 - 成语拼音:
 - è hǔ tūn yáng
 - 成语解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成语出处: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53 
 - 成语拼音:
 - féng hé bào hǔ
 - 成语解释:
 - 犹言暴虎冯河。
 - 成语出处:
 -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  54 
 - 成语拼音:
 - fú hǔ xiáng lóng
 - 成语解释:
 -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  55 
 - 成语拼音:
 - fàng hǔ yí huàn
 - 成语解释:
 -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  56 
 - 成语拼音:
 - hǔ bù shí ér
 - 成语解释:
 -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成语出处:
 - 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  57 
 - 成语拼音:
 - huà hǔ chéng gǒu
 - 成语解释:
 -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58 
 - 成语拼音:
 - hú hǔ zhī wēi
 - 成语解释:
 -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 成语出处:
 -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  59 
 - 成语拼音:
 - hú jiǎ hǔ wēi
 - 成语解释:
 -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60 
 - 成语拼音:
 - hú jiè hǔ wēi
 - 成语解释:
 -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成语出处:
 - 《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 关于虎虎的成语 形容虎虎的成语 描述虎虎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448c67c742d85743.html]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