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翠鸟的特点(笑翠鸟属)


笑翠鸟的特点是体型小,羽毛艳丽,嘴短而尖,上嘴基部有一个黑色的环,下嘴基部有一个白色的环,尾羽长而粗壮,尾羽上有许多黑色的斑点,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色。

翠鸟儿是一直吃鱼还是吃别的食物?

翠鸟科分为三个亚科,全世界有超过100种不同的翠鸟。即使不知道确切的种类,你也能很容易辨认出它们中的大部分。

翠鸟家族普遍体型较大,头部宽厚、嘴型长而尖、脚部有力、尾短而硬。一些翠鸟有蓬松的头冠。尽管外形相似,翠鸟家族在功能上拥有很多不同的生态位。

翠鸟的栖息地多种多样,从沿海红树林到沙漠地带,都是它们生活的地方。翠鸟并不全都吃鱼,它们的食物各不相同,例如,铲嘴翠鸟(Shovel-billed kookaburra,学名Clytoceyx rex)会用它像铲子一样的宽厚嘴巴铲起蠕虫。几乎所有翠鸟都在白天活动,但钩嘴翠鸟(Hook-billed kingfisher,学名Melidora macrorrhina)则在夜间捕食。

世界上很多民族中都流传着关于翠鸟的传说。波利尼西亚人将翠鸟中的白眉翡翠(Sacred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sanctus)视为一种“圣鸟”,在许多文化中,翠鸟有着很高的地位。然而,也会有人认为,翠鸟中的某些物种是不祥之兆。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全球六大洲最“酷”的明星翠鸟。

北美洲

·白腹鱼狗(Belted kingfisher,学名Megaceryle alcyon)

在美国发现的白腹鱼狗 © Jeff Bryant / Flickr

大多数美国人和加拿大人都把白腹鱼狗当作参考物种。白腹鱼狗翼展20英寸(50.8厘米),体型为翠鸟科平均大小,鸣叫声比其他翠鸟柔和得多。白腹鱼狗的主要食物是鱼,因此在靠近水的地方常常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绿鱼狗(Green kingfisher,学名Chloroceryle americana)

绿鱼狗 © Francesco Veronesi / Flickr

绿鱼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但在美国东南部的亚利桑那州到得克萨斯州也有分布。它们营巢于河岸上,用嘴挖掘深达3英尺(91.44厘米)以上的洞穴。绿鱼狗的体型只有白腹鱼狗一半大小,却有着相对较大的喙。

中南美洲

·棕腹鱼狗(Ringed kingfisher,学名Megaceryle torquata)

棕腹鱼狗 © Joao Quental / Flickr

棕腹鱼狗广泛分布于中南美洲,在美国最南端的得克萨斯州的格兰德河谷也有分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们在得克萨斯州的活动范围一直在慢慢扩大。棕腹鱼狗栖息在淡水和咸水环境中。

·亚马孙绿鱼狗(Amazon kingfisher,学名Chloroceryle amazona)

亚马孙绿鱼狗 © Bernard Dupont / Flickr

亚马孙绿鱼狗是绿鱼狗的“放大版”。和美洲的其他翠鸟一样,它被归入鱼狗亚科。亚马孙绿鱼狗常常在水面上盘旋,伺机捕食,发现目标后迅速潜入水中捕获猎物。除了鱼类,它们还捕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甲壳动物和昆虫等)。

欧洲

·普通翠鸟(Common kingfisher,学名Alcedo atthis)

在克罗地亚,一只普通翠鸟正在捕食。© Petar Sabol / TNC Photo Contest 2018

普通翠鸟属于翠鸟亚科。这种色彩斑斓的美丽鸟儿是欧洲大部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种翠鸟,也广泛分布于北非、南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 yrnensis)

白胸翡翠 © Ansel.Ma/ Flickr

白胸翡翠广泛分布于亚洲,活动范围远至东欧,从海平面到海拔近7500英尺(2286米)的高度均有分布。白胸翡翠的食物多种多样,和其他翠鸟一样,它们会反刍未消化的食物。

亚洲

·横斑翠鸟(Banded kingfisher,学名Lacedo pulchella)

横斑翠鸟 © Rushen / Flickr

横斑翠鸟分布于东南亚,这里是翠鸟多样性的温床。许多翠鸟的雄体和雌体的羽毛是不同的,横斑翠鸟把这种性二型性发挥到了极致。一些翠鸟雌体的羽毛更精致,在横斑翠鸟中则是雄体的羽毛更华丽。

·三趾翠鸟(Black-backed dwarf-kingfisher,学名Ceyx erithaca)

三趾翠鸟 © Shantanu Kuveskar / Wikimedia Commons

三趾翠鸟是体型最小的翠鸟,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艳丽体羽。三趾翠鸟栖息于低地雨林,分布于印度到印度尼西亚一带。这种翠鸟的食物范围很广,主要食物包括壁虎、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大洋洲

·笑翠鸟(Laughing kookaburra,学名Dacelo novaeguineae)

笑翠鸟 © James Niland / Flickr

笑翠鸟也许是翠鸟中最出名的,也是体形最大的翠鸟,和乌鸦一般大小。笑翠鸟属于多样性最丰富的翡翠亚科,其鸣叫声连续而刺耳,许多其他种类的翠鸟也会发出类似的叫声以标记领地。笑翠鸟普遍见于澳洲东部和西南部的城市公园和林地,它们以水生和陆生猎物为食,包括鱼类、蜥蜴、蛇、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白尾仙翡翠(Buff-breasted paradise-kingfisher,学名Tanysiptera sylvia)

白尾仙翡翠 © Graham Winterflood / Flickr

白尾仙翡翠分布于澳洲北部海岸和新几内亚岛,它们营巢于白蚁丘内,用亮橙色的喙挖掘出洞穴。白尾仙翡翠常在地上、树冠中伺机捕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小型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尽管白尾仙翡翠有着鲜艳的色彩,在大自然中仍然难以被发现,通常只能靠它们上下摆动的两根长长的白色尾羽来寻觅其踪迹。

非洲

·斑翡翠(Strip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chelicuti)

斑翡翠 © David Schenfeld / Flickr

斑翡翠栖息于辽阔的热带稀树草原和荆棘密布的灌木丛,它们主要捕食昆虫,尤其是蚱蜢。和其他翠鸟一样,斑翡翠立在栖木上寻找猎物,捕获后飞回栖木上,将猎物在树枝上击打后再将其吃掉。

·斑鱼狗(Pied kingfisher,学名Ceryle rudis)

斑鱼狗 © Sharp Photography / Wikimedia Commons

斑鱼狗分布广泛,从南非开普敦到中国北京均有分布。它们是最亲水的翠鸟,主要以鱼类为食。斑鱼狗多在开阔的水面上盘旋觅食,一见鱼群,立即俯冲下来捕食,然后在飞行中将猎物吞入腹中。许多翠鸟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但斑鱼狗偏爱群居,常常在栖息地聚居过夜。

翠鸟的资料

物种名称: 翠鸟

英文名称:(Alcedo;kingfishers)

类别: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

科属分类: 鸟纲(Ave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翠鸟科(Alcedinidae)

别名:翠鸟又叫大翠鸟,蓝翡翠,秦椒嘴,鱼狗,钓鱼郎

翠鸟 - 形态特征

翠鸟图册

该属鸟类的特征是嘴粗直,但尾巴短小。翠鸟头大,身体小,嘴壳硬,嘴长而强直,有角棱,末端尖锐。体羽主要为亮蓝色。头顶黑色,额具白领圈。

浓橄榄色的头部有青绿色斑纹,眼下有一青绿色纹,眼后具有强光泽的橙褐色。喉部色黄白,嘴特别大而呈赤红色。面颊和喉部白色。

上体羽蓝色具光泽, *** 羽橙棕色。胸下栗棕色,翅翼黑褐色。足短小,二趾相并,脚珊瑚红色。

翠鸟尾巴很短,但飞起来很灵活。当然,不同种类的翠鸟外形会有所不同。

翠鸟有时紧贴水面飞行,伴以尖锐的“唧--唧--唧--”鸣声,其鸣声响亮而单调,无音韵。

翠鸟 -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 *** 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 *** 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 *** 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为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海南、台湾的常见留鸟。

翠鸟 - 分类

翠鸟图册

翠鸟是翠鸟科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本科共有93种,分布世界各地,我国已知的有11种。

翠鸟分水栖翠鸟和林栖翠鸟两大类型,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

水栖翠鸟是捕鱼的高手,也捕食其它水生动物,是翠鸟中最常见的类群,如普通翠鸟和各种鱼狗。

林栖翠鸟捕食各种小动物,包括笑翠鸟和几种翡翠鸟。

林栖翠鸟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为分布中心,其中澳大利亚的笑翠鸟是澳洲最著名和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体型最大的翠鸟之一,以蛇和蜥蜴为食。翠鸟是佛法僧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有14属93种,我国有5属11种。

翠鸟 - 种类

主要种类有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斑头大翠鸟、三趾翠鸟等。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

在长江以南有一种赤翡翠,全身以赤褐色为主。其他种全身羽毛以翠绿色为主,带有辉亮的金属反光,头部黑色,背、翅、尾为蓝色,喉、胸为白色,配以红嘴红腿,显得艳丽夺目。

翠鸟 - 生活习性

翠鸟有林栖的水栖两大类型。林栖类翠鸟远离水域,以昆虫为主食。水栖的一类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泽、溪边生活觅食,食物以鱼虾昆虫为主。常常静栖于水中蓬叶上,水边岩石上的树技上。眼睛死盯着水面,一旦发现有食物,则以闪电式的速度直飞捕捉,而后再回到栖息地等待,有时像火箭一样在水面飞行,十分好看。

翠鸟常在水边的土崖或是堤岸的沙坡上用嘴凿穴为巢。巢室为球状,直径为16厘米,巢内铺以鱼骨和鱼鳞等物,准备养儿育女。每年春夏季节产卵,每窝产卵可达4-5枚。由于该鸟嗜食鱼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鱼虎”“水狗”和“鱼狗”。[1]

翠鸟 - 用途

翠鸟图册

翠鸟是一种羽毛美丽的观赏鸟,背上、尾巴上的羽毛在某种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会发出翠绿色的光芒,即使羽毛掉落了也不会退色。所以翠鸟的羽毛可以用作工艺装饰品,非常漂亮。中国从明、清时代起,宫廷中就使用翠鸟的翠绿羽毛做画屏的配色,皇后带的凤冠上也用翠鸟的羽毛做衬底,这些可以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定陵、长陵等宫殿内的摆设中看到。

翠鸟 - 常见翠鸟

白胸翡翠

拉丁文名:Halcyon pileata 属于翠鸟科、翡翠属

翠鸟图册

生态环境: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分布地域:中东、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菲律宾、安达曼斯群岛及苏门答腊。

特征:28cm,颏、喉及胸部白色;头、颈及 *** 馀部褐色;上背、翼及尾蓝色鲜亮如闪光;翼上复羽上部及翼端黑色。 虹膜-深褐色;喙-深红;脚-红色。 叫声-响亮而清脆的笑声。

习性:活泼而喧闹,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食物:蟹、昆虫及蜥蜴

繁殖:于软石面掘洞为巢,多离水道甚远,繁殖期为4-6月。

蓝翡翠

描述:体大(30厘米)的蓝色、白色及黑色翡翠鸟。以头黑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色/紫色。两胁及臀沾棕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 虹膜-深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受惊时尖声大叫。

翠鸟图册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及朝鲜,南迁越冬远至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繁殖及过夏于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在台湾为迷鸟。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边并不罕见。北方种群南迁越冬。

习性:喜大河流两岸、河口及红树林。栖于悬于河上的枝头。较白胸翡翠更为河上鸟。蓝翡翠亦称“蓝鱼狗”、“鱼腥”。属佛法僧目,翠鸟科。在国内,夏季分布比较广,几乎遍及东部全境。该鸟羽色艳丽,鸣声洪亮,是人们喜爱的笼养观赏鸟。

形态:尾羽较喙长,翅形短圆,头顶黑色,颈有白圈,额至上颈,喙角、颊至颈侧,以及内侧翼上覆羽等均绒黑色,此下具一小型白斑。上体辉紫蓝色,腰部更辉亮。颏和喉白色, *** 其余部分均为棕黄色。

生态:其生态习性与科内其他种相似。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

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及朝鲜,南迁越冬远至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繁殖及过夏于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在台湾为迷鸟。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边并不罕见。北方种群南迁越冬。

习性:喜大河流两岸、河口及红树林。栖于悬于河上的枝头。较白胸翡翠更为河上鸟。

备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

雌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

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

普通翠鸟

描述:体小(15厘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 *** 橙棕色,颏白。幼鸟色黯淡,具深色胸带。橘黄色条带横贯眼部及耳羽为本种区别于蓝耳翠鸟及斑头大翠鸟的识别特征。

虹膜-褐色;嘴-黑色(雄鸟),下颚橘黄色(雌鸟);脚-红色。

翠鸟图册

叫声:拖长音的尖叫声tea-cher。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天山,在 *** 西部较低海拔处越冬。亚种bengalensis为常见留鸟,分布于中国包括海南及台湾的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习性:常出没于开阔郊野的淡水湖泊、溪流、运河、鱼塘及红树林。栖于岩石或探出的枝头上,转头四顾寻鱼而入水捉之。

俗名:翠碧鸟、翠雀儿、钓鱼郎、水狗、天狗、小翠鱼狗、小鱼狗、鱼翠、鱼狗、鱼虎、鱼虎(本草)

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 1758)

笑翠鸟

澳大利亚东部的翠鸟科(Alcedinidae)的一种食鱼鸟,学名Dacelo gigas,以其鸣声似狂笑而得名。灰褐色,为林地留鸟。体长43公分(17吋),嘴长8∼10公分(3.2∼4吋);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毒蛇)为食。整年保护自己的领域。在树洞中筑巢,单配性,产卵2∼4枚,卵白色。幼鸟通常和亲鸟住在一起,并帮助餵养次年的幼鸟。因为笑翠鸟的鸣叫在凌晨或日落时可以听到,故有“林中居民的时钟”之称。其亲缘种蓝翅笑翠鸟(D. leachii)鸣声不似笑声,栖於澳大利亚整个北部地区。

笑翠鸟又称为笑狗鱼鸟,学名是白化蓝翠鸟,也是澳洲独有的鸟类,笑翠鸟的身高有42~46公分高,体重约莫500公克上下。笑翠鸟是在翠鸟(kingfisher)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笑翠鸟的喙大而有力,上身棕色,腹部灰白交间,雄鸟翅膀有蓝色以做识别,不论在乡间,或是城市里面,笑翠鸟是澳洲常见的鸟。

翠鸟图册

笑翠鸟的主食是小动物、蛇、蜥蜴、与昆虫。笑翠鸟最为人所知,是它响亮,如卡通般的,像似人笑声的叫声,听到笑翠鸟叫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笑翠鸟属包括4种,其中最著名的笑翠鸟是澳洲的特产,分布于澳洲东部和西南部,不过在新西兰北岛西部也有一小群,被认为是通过风偶然扩散过去的。笑翠鸟的身长可达45厘米,是体形最大的森林翠鸟,和大鱼狗同为体形最大的两种翠鸟之一。笑翠鸟因叫声似怪笑而得名,是典型的森林翠鸟,以能捕捉蛇类而著称,其捕蛇的能力非常高超,曾经比发现它们捕捉大到自己吃不了的蛇类。笑翠鸟被认为是澳洲的标志性鸟类之一,在悉尼奥运会上被当作吉祥物。蓝翅笑翠鸟分布于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其体形略小于笑翠鸟,身长38-45厘米,其习性和笑翠鸟大体相当。阿鲁笑翠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南部以及附近的阿鲁群岛,其外形很象蓝翅笑翠鸟,但是体型要小很多,身长大约33厘米。阿鲁笑翠鸟的食性和大型笑翠鸟有所不同,其食物几乎都是昆虫。棕腹笑翠鸟D体型更小,仅有28厘米,其食物主要也是昆虫,不过也吃蚯蚓和蜥蜴。棕腹笑翠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和附近岛屿。

翠鸟 - 繁殖

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扩展资料

翠鸟分水栖翠鸟和林栖翠鸟两大类型,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

水栖翠鸟是捕鱼的高手,也捕食其它水生动物,是翠鸟中最常见的类群,如普通翠鸟和各种鱼狗。林栖翠鸟捕食各种小动物,包括笑翠鸟和几种翡翠。

林栖翠鸟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为分布中心,其中澳大利亚的笑翠鸟是澳洲最著名和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体型最大的翠鸟之一,以蛇和蜥蜴为食。翠鸟是佛法僧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有14属93种,我国有5属11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翠鸟

kookaburra(笑翠鸟)吃什么?什么吃笑翠鸟?

笑翠鸟是澳大利亚东部的翠鸟科的一种食鱼鸟,体长42-46厘米,嘴长8-10厘米,体重500克。是翠鸟家族中和大鱼狗同为体型最大的两种翠鸟之一。以其鸣声似狂笑而得名。笑翠鸟有一个白色的大脑袋,头顶有小棕帽。脸颊有棕色斑块。喙大而有力,黑色。上身灰褐色,腹部灰白交间。雄鸟翅膀有蓝色以做识别。胸腹部白色,尾巴很长,棕色和黑色相间。腿短灰色。

笑翠鸟是吃鱼的,除了鱼外还捕食老鼠、青蛙、蜥蜴、小龙虾、蜗牛和昆虫,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捕食毒蛇等比自身大得多的爬行动物,以能捕捉蛇类而著称,其捕蛇的能力非常高超,一只成年的笑翠鸟可以轻易击杀响尾蛇、太攀蛇等大型蛇类,还会集群攻击体型更大的伞蜥。

笑翠鸟的天敌主要是各种猛禽,例如苍鹰。但它们并不惧怕这些天敌,如果有外敌侵犯它们会倾巢而出攻击入侵者。

笑翠鸟的形态特征

笑翠鸟是澳大利亚东部的翠鸟科的一种食鱼鸟,体长42-46厘米,嘴长8-10厘米,体重500克。是翠鸟家族中和大鱼狗同为体形最大的两种翠鸟之一。以其鸣声似狂笑而得名。笑翠鸟有一个白色的大脑袋,头顶有小棕帽。脸颊有棕色斑块。喙大而有力,黑色。上身灰褐色,腹部灰白交间。雄鸟翅膀有蓝色以做识别。胸腹部白色,尾巴很长,棕色和黑色相间。腿短灰色。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36517926fb111530.html]
云南核桃产地在哪里(云南哪里核桃有名)
上一篇 2024-05-11
窗外雨声滴滴答答的三天三夜是什么歌?窗外雨声滴滴答答三天三夜歌词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笑翠鸟的特点(笑翠鸟属)

    笑翠鸟的特点是体型小,羽毛艳丽,嘴短而尖,上嘴基部有一个黑色的环,下嘴基部有一个白色的环,尾羽长而粗壮,尾羽上有许多黑色...

    2024-05-11 15: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