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色的成语 成语词典


关于青色的成语 (13个)

1

成语拼音:
lú huǒ chún qīng
成语解释:
纯:纯粹;:蓝的;纯: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转成纯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

成语拼音:
qīng miàn liáo yá
成语解释:
面:靛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3

成语拼音:
tuō qīng yū zǐ
成语解释: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公卿为。因以“拖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纡紫矣。”
4

成语拼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成语解释:
苍:。翠:绿。指四季常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的靛,绿的碧绿。”
5

成语拼音:
hóng fěn qīng é
成语解释: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粉;蛾:的娥眉。比喻美女
成语出处: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6

成语拼音:
tuō zǐ chuí qīng
成语解释:
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公卿为。比喻官位显赫
成语出处:
《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
7

成语拼音:
yǐ bái dǐ qīng
成语解释:
以白诋毁。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者,谓之陋儒。”
8

成语拼音:
bì wǎ zhū yán
成语解释:
碧瓦:绿的瓦;檐:屋檐。的瓦,红的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9

成语拼音:
cāng cuì yù dī
成语解释:
苍:;翠:绿。翠绿的颜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成语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10

成语拼音:
bái qià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衫: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成语出处:
宋·谢翱《送袁太初归剡原》:“风帆送客到夷州,白恰衫谈不朽。”
11

成语拼音:
cāng huáng fān fù
成语解释:
苍:;苍黄:和黄;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2

成语拼音:
cāng rán rú jǐ
成语解释:
苍:;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成语出处:
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
13

成语拼音:
rǎn cāng rǎn huáng
成语解释:
苍:。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关于青色的成语 形容青色的成语 描述青色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325fb003c89020ef.html]
《黄河》黄河王安石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一篇 2024-05-2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