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成语拼音缩写是dsb的成语 成语词典


拼音缩写是dsb的成语 (13个)

1

成语拼音:
dà shǒu bǐ
成语解释: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成语出处:
《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2

成语拼音: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成语解释: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chàn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纯正。
成语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 无常》:“对付别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
4

成语拼音:
duō shōu bìng chù
成语解释:
谓一律收罗藏蓄。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董子称王者以教化为大务,盖天下之人才风俗皆于是关焉,州庠党序多收并畜,不能当百一之选。”
5

成语拼音: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独:单独。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6

成语拼音:
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语解释:
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只是单丝不成线,孤掌岂能鸣。”
7

成语拼音:
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解释: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成语出处:
《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8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9

成语拼音:
diǎn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成语出处: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10

成语拼音:
dēng shān bù lǐng
成语解释:
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我那顽徒,俱是山野庸才,只会挑包背马,转涧寻波,带领贫僧登山踄岭。”
11

成语拼音:
dān shū bái mǎ
成语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成语出处: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12

成语拼音:
dá shì bá sú
成语解释:
达士:达观的人;拔俗:不同凡俗。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13

成语拼音: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成语解释: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dsb成语,拼音缩写是dsb的成语。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29c2259591755bee.html]
“悠悠我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上一篇 2024-05-29
不多造句用不多造句 汉语词典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