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因为混凝土初凝一般在6~10h,终凝在10~14h,所以C40混凝土24小时的强度可以达到28MPA作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k表示。
混凝土初凝一般在6~10h,终凝在10~14h,所以C40混凝土24小时的强度可以达到28MP左右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2
c40混凝土5天强度为多少?
可以达到C30左右。强度的增长和时间与温度有关。实际环境下,日平均温度为30度施工的混凝土,7天强度大约相当于实验室20度条件下28天的强度。
C40砼7天强度要达到85-90%以上,就是0.85*40=34至0.9*40=36MPa以上。
14天的C30抗渗,要从两方面说:一个是一般抗渗试验要等到标养28天才进行;另外就是14天强度推测,一般情况下14天C30的强度正常情况下要达到100-115%以上了,在30-34.5MPa以上,这样28天的强度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主要作用是加速水泥水化速度,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早强剂主要有氯盐、硫酸盐、碳酸盐以及复合早强剂。
扩展资料:
作用机理
不同的早强剂或相同的早强剂掺入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凝土中,其作用不完全相同,这里仅取几种早强剂为代表分析其作用原理。
氯盐系早强剂:作用机理主要是氯化物与水泥中的C3A的作用,生成不能溶于水的水化氯铝酸盐,能加速水泥中C3A的水化。
氯化物与水泥水化所形成的氢氧化钙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氯酸钙,降低液相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加速C3A的水化速度,并且生成的复盐增加了水泥浆中固相的体积,形成内部的骨架体系,有利于水泥石结构的形成。同时,由于氯化物多为易溶性盐类,具有盐的效应,可促进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溶解速度,加快水化反应进程,从而加速混凝土拌合料的硬化速率,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硫酸盐系早强剂:如无水硫酸钠,溶解于水中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氧化钙和硫酸钙。这种新生成的硫酸钙的颗粒极细,活性比掺硫酸钙要高的多,因而与C3A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的速度要快得多。
而氢氧化钠是一种活性剂,能够提高C3A和石膏的溶解度,加速水泥中硫铝酸钙的数量,导致水泥凝结硬化和早期强度的提高。但是硫酸盐早强剂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包括氯盐的早强剂,而且衰减水泥砂浆后期的强度,所以现在的氯盐、硫酸盐早强剂的用量逐渐减少。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代号σbc,指外力是压力时的强度极限。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2004d6086c22d3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