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强弩之末的意思、解释和出处 成语词典


强弩之末的意思 强弩之末的读音和出处

  • qiáng
  • zhī
成语名称:
强弩之末
成语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成语解释: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成语例句:
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之,不能读作“zī”。
繁体字形:
強弩之末
英文翻译:
spent for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强弩之末”的单字解释

】:[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弩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强弩之末”的相关成语

“强弩之末”的关联成语

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刘向 

敌人气势衰竭,看来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胜利在望。

敌人被迫把全面进攻改为局部进攻,也遭到挫折,成了强弩之末

在这项工作完成时,第八集团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敌人已到了强弩之末的阶段,我们该全面出击了。

参加长跑的选手若是起跑时用力太甚,半途就会像强弩之末,气力衰竭。

冬天并非强弩之末,渐行渐远。

你们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了。

为了避免临场时陷入强弩之末的窘境,所有选手都须进行超耐力训练。

* 强弩之末的意思 强弩之末的成语解释 强弩之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1e138fe84961c262.html]
别出新裁的近义词别出新裁的同义词 汉语词典
上一篇 2024-05-29
学不躐等学不躐等的意思、解释和出处 成语词典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