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曶怎么读,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曶 拼音:hū hù 注音:ㄏㄨ ㄏㄨˋ 部首:曰,部外笔画:4,总笔画:8基本字义----------------------------------------------------------------------● 曶hū ㄏㄨˉ◎ 古通“忽”(a.迅速:“~如神。
2、”b.忽略;忽视:“时人皆~之。
3、”c.极微小的数量单位)。
4、◎ 古同“旸”。
5、◎ 古剑名。
6、----------------------------------------------------------------------● 曶hù ㄏㄨˋ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曶 hū 〈形〉疾速 [fast]。
7、如:曶曶(迅速);曶霍(形容迅疾)词性变化----------------------------------------------------------------------◎ 曶 hū 〈动〉轻忽 [neglect]用心于内,不求于外,子时人皆曶之。
8、--《汉书》◎ 曶 hū 〈名〉(1) 极小的量度单位名 [a measure unit]夫数出于杪曶,以成毫厘,毫厘积累,以成分寸。
9、--《后汉书》(2) 曶鼎。
10、西周中期青铜器。
11、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 [a kind of vessel](3) 笏的古字 [ancient word of 笏]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五】【曰部】曶出气词也。
12、从曰,象气出形。
13、《春秋传》曰:“郑太子曶。
14、”௳,籒文曶。
15、一曰佩也。
16、象形。
17、呼骨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出气䛐也。
18、玉篇作。
19、出乞者、其意也。
20、曶者、其言也。
21、意内言外谓之䛐。
22、此与心部忽音同义异。
23、忽、忘也。
24、若羽猎赋蠁曶如神、传毅舞赋云转飘曶、汉樊敏碑奄曶灭形皆出气之意。
25、倐之皃本当用此字。
26、不当作忽忘字也。
27、杨雄传。
28、于时人皆曶之。
29、则假曶为忽。
30、古今人表仲忽作中曶。
31、许云郑大子曶。
32、则未识名字取何义也。
33、今则忽行而曶废矣。
34、从曰。
35、勿象气出形。
36、呼骨切。
37、十五部。
38、俗作曶。
39、春秋传曰。
40、郑大子曶。
41、始见左传桓公十年。
42、今字作忽。
43、௳,籒文曶。
44、从口。
45、一曰佩也。
46、象形。
47、按六字当作一曰佩曶也五字。
48、系于象气出形之下、春秋传之上。
49、浅人改易之,致不通耳。
50、不得谓古笏可从口,不可从曰。
51、亦不得谓௳象笏形也。
52、咎繇谟: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
53、汉书在治忽作七始训,史记作来始滑。
54、裴骃曰:尙书滑字作曶。
55、音忽。
56、郑曰: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
57、君亦有焉。
58、据此则象笏字古作曶。
59、许竹部无笏。
60、“兮(xī)曶”二字出现在杨翮诗○金溪县孝女庙乐歌三章 【 并序。
61、】 中,全文如下:有元至正元年,抚州路金溪县新作二孝女庙成。
62、按二孝女姓葛氏,在唐宝历间,以官责其父佑亏炼白金事,不胜暴酷,皆发恚投冶中焚死。
63、父因获免,并其邑除坑冶之害,以迄于今,是宜血食其土矣。
64、国子博士吴君师道既文之石,而祀神之诗阙焉。
65、上元杨翮撰为乐歌三章,俾金溪之民岁时歌之以祠孝女,其辞曰。
66、 灵之来兮两旗张,导旌幢兮锵琳琅。
67、缤晻暧兮相颉颃,并辎軿兮归故乡。
68、归故乡兮民所望,昭肸蠁兮曶洋洋。
69、庭燎辉兮夜未央,椒兰发兮郁芬芳。
70、民报祀兮弗敢忘,心屏营兮咸肃将,灵格思兮民乐康。
71、 灵之留兮澹容与,云凝凝兮翳堂宇。
72、琼筵陈兮合箫鼓,列尊罍兮酌清酤。
73、牲肥腯兮承雕俎,女巫进兮傞屡舞。
74、诵神德兮歌颂举,孰捐躯兮悟时主。
75、齐英英兮惟孝女,继兹今兮飨终古,灵醉饱兮民乐胥。
76、 灵之去兮将安之,俨欲旋兮猋上驰。
77、互招摇兮烂祈祈,遵云路兮眷威迟。
78、金有赋兮地不遗,竭赀产兮民力罢。
79、我邑井兮咸熙熙,赖神惠兮独弗罹。
80、千万?兮神是稽,荐苹藻兮答神厘,灵遄逝兮民聿思。
81、但是“兮曶”并不是一个词,根据古文断句习惯,句中或者句尾常常加“兮”,并没有实际意义。
82、另外补充与“兮曶”音近的三个词语:翕曶 ---------------------------------------------------------------------- 犹倏忽。
83、急速貌。
84、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寄题聂侍郎郁孤台》词:“斤斸无声人按堵,翕曶青红变化。
85、” 翕伏 ----------------------------------------------------------------------犹收敛。
86、 明 刘基 《郁离子·鹰化为鸠》:“虺然而鹰鸣焉,羣鸟皆翕伏。
87、”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虽猛气之翕伏,终奇形之突兀。
88、” 翕忽 ----------------------------------------------------------------------(1).犹倏忽。
89、急速貌。
90、《文选·左思<吴都赋>》:“神化翕忽,函幽育明。
91、” 刘逵 注:“翕忽,疾貌。
92、” 唐 李白 《大鹏赋》:“连轩沓拖,挥霍翕忽。
93、” 金 元好问 《解剑行》:“丈夫堕地自有万里气,翕忽变化安能知?”(2).犹翕赫。
94、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志苗》:“ 邓子文 、 金希尹 、 王彦良 之徒,又悉邪佞轻佻,左右交煽,气焰翕忽。
95、”。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17965c6d502441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