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α)= 90-(当地纬度-阳光直射点的纬度)。(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比如宁波(30 N),夏至太阳高度为90-(30-23.5)= 83.5;北京冬至(40 N)的太阳高度为90-[40-(-23)]= 26.5;赤道春分点上太阳的高度为:90-(0-0)= 90;赤道冬至的太阳高度是90-[0-(-23.5)] = 113.5。当太阳高度(α)大于90°时,应为180°-α,这是当地的太阳高度,所以赤道冬至当天的太阳高度为180°-113.5°。直射点纬度= 1/2×(极端日出现点的最大太阳高+该点的最小太阳高)注:极端日出时刻:①极点最大太阳高=该点最小太阳高②极端日刚刚出现点的最小太阳高=0。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太阳高度角是多少?
从平分线到正午,夏至时太阳的高度与地面成73.5度斜角。春分和秋分时,太阳与地面呈50度倾斜。冬至时,太阳向地面倾斜26.5度。正午的太阳高度角随着纬度的不同和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在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而变化。比如北京(北纬39° 54 '夏至最高,冬至最低,二分法适中。
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
太阳在早、中、晚的位置和高度。
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又称太阳高度角。在任何地方,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空在进入终结者线时最低,此时太阳的高度为0。中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空最高,此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的直射点,中午太阳的高度最大,等于90。一天之内,从日出到中午,太阳高度逐渐升高,中午以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日落时为0。为什么中午太阳的高度角越大,日出位置就越靠北?
中国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越往北移动,太阳高度角就变得越大。
因为地球总是斜着绕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直射点在一年中在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从每年冬至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白天开始变长。中午时分,太阳的高度逐渐升高,日出的位置也越来越偏北。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并到达最北边界,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夏至前后,太阳从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所以太阳的高度角越大,日出越偏北。
夏至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中午太阳逐渐南移,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日出方向也逐渐南移。冬至,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中午太阳高度最小。
北纬30°合肥中午太阳的高度是多少?
太阳光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角。太阳在天顶时,其高度为90°,称为直射;太阳的高度小于90°,但大于0°时是斜的;当太阳在地平线上时,它的高度是0。一天中,太阳处于中上时,其高度达到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中午,太阳的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有规律地变化。
同时,中午太阳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春秋两季在赤道(90°)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夏至时,北回归线上最大(90°),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冬至时,南回归线最大(90°),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同一个地方,正午太阳的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在夏至前后达到最大值,在冬至前后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正好相反。
在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四季中午太阳高度为900或接近90,变化不大。正午太阳高的计算公式为:H = 90-φ+δ (H为正午太阳高,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的纬度)。公式中,φ总是取正值,δ在当地夏季取正值,冬季取负值。在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当H > 90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需要180-h..
参考资料:
。
太阳的高度在夏天和冬天是如何变化的?
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呈规律性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夏季变大,冬季变小。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中午,太阳赤道的高度角向北向南减小。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11faff500e5c0b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