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的剧名让很多观众都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这么句诗词到底跟剧情有什么关系。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剧名只是个噱头,给一部古装剧借了李清照的名气,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已。其实这剧名,就是根据剧情来的啊,一点都没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货真价实卖的是羊肉。剧名写的就是明兰的人生啊,再贴切不过了。
先说说《知否》这部剧是怎么来的。它改编于网络大神关心则乱的一部热门小说,号称“种田文”。这种文体就是整个作品都没有什么大波澜,全靠讲述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推动情节的发展。《知否》作为“种田文”中的优秀作品,被许多读者誉为“小红楼梦”,同样也是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的兴衰历程,几个家族的纠葛恩怨。主角们也不再是一呼百应的大女神和帅气多金零缺点的官二代,而是个个都有致命的缺点,却也有闪闪发光的优点,像极了生活中的真实人设。跟红楼中的人物多少也有些相似的性格特点。比如女主明兰,就是红楼梦中黛玉和探春性格的综合版。所以说整部作品写的都是贵族女子的一些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改编成电视剧,才那么像“明兰成长史”。
再说李清照的这首词,表现的也是宋朝时期贵族女子的慵懒日常生活。世人只知道李清照有才,却总是忽略了她也爱酒,李清照的《如梦令》正是醉酒后的女子酒醒以后的状态。绿肥红瘦则是院子里的海棠花经过了一夜雨水的冲刷,花剩的少,叶子剩的多的样子。也感叹了人生经历风雨之后的成长——虽然有所失去,但到底还是扛过了坎坷,越发的枝繁叶茂了。宋朝时经济发达,民众生活富裕。贵族女子不需要劳作就有不错的生活,过日子节奏慢的很,这才有时间没事喝喝小酒,小睡一下,顺便再伤春悲秋的发表一下人生感慨。
剧中以明兰为主,表现了盛家四位女儿的人生故事,将她们从长大成人,到出嫁生子的过程娓娓道来。当然为了情节好看,爱情的折磨和朝堂的羁绊都免不了要在作品里占到很大比例。女主明兰也是在人生的大小磨难洗礼之后,成为了顾府的真正当家人,完成了从人人轻视的庶女到侯爷贤内助的完美转身。明兰转变的过程有过痛苦的挣扎,也像雨后的海棠一样舍弃了耀眼的繁花(比如和小公爷的爱情),最后才有了褪去浮华之后的安稳人生,只剩下了一片片肥厚浓绿的叶子,静静的等待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花朵不常在,叶子却是历久弥新,绿肥红瘦,说的就是生活的真谛。
整部剧不止名字起得好,主题曲的填词也很棒。后半段借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和剧情的主旨无缝链接。前半段填词把明兰的三段感情经历浓缩成了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时光一去不复返,唯有珍惜眼前人的真相。只可惜一部好作品,结局被剪的差强人意,要是能有个续集就圆满了。
本文由萌萌小笑笑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娱乐资讯,请关注我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主要讲的是北宋官宦之家就是所谓的“书香门第”。
①电视剧里处处体现着婉约优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形容花的,剧中盛家姑娘的名字都带兰花的“兰”字,透露着一种婉约宁静的美感。
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是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而且讲的是当时李清照未出阁做姑娘时,那时的李清照家里也是书香门第,这首词处处体现“姑娘”的懵懂 单纯。而且《如梦令》中的海棠花经风雨淋刷后“依旧”,这也和明兰的经历相照应。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是宋朝李清照所做,这部电视故事讲的也是宋朝,“绿肥红瘦”这和宋朝婚嫁时男穿红衣服女穿绿衣服很符合,和剧情有服帖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