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是什么意思?冷眼就是不理睬,不搭理你。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如果你的男朋友经常对你冷眼相对,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他可能不是真睬,不搭理你。
一、
保持冷静,是遇到问题时使自己占据上风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人遇到问题只是以情绪主导自身时,其实已经输了大半了。
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大多性格刚直,遇事急躁冲动的人,生活多有牵绊,而那些性格沉稳,处世懂得变通者,人生过程大多顺畅,就是因为两种人在遇到事情时,不同的心态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结果。
人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某些小事上表现出来的不同,逐渐积累之后,都会对人生也形成极大的影响,自身的心念、性格等即便看似微小的因素,也会直接影响人生,就像冷静的处事态度对人生的影响。
智慧的人能够在遇到问题时看透事物的因果,从事物的不同层面冷静的审查问题,当自己以冷静淡然的态度去处置的时候,看似坏的事情都会有相对好的转机。
反之,如果头脑不够冷静,遇到问题就冲动,那么自己审视问题的眼光都会因为情绪冲动,而看不清楚事物的本质,甚至在情绪的蛊惑之下,事情还会变得越发糟糕,冷静处事,是及时止损的主要根源。
《孙子兵法》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意思就是:智慧之人考虑问题,会兼顾事物之间的不同利害关系。
在有利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即便在不利的情况下,遇到对自身不利的事情,但是冷静下来考虑到有利的因素,不仅能排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能够及时止损,减少祸患的发生,甚至因祸生福,让事情发生根本的转变。
就像当年曹操因为兵少粮急,而且士兵疲惫,导致军心极其不稳,在此情况下曹军也陷入两难境地之中,这个时候曹操向后退欲保许昌。
而谋士荀彧则认为:袁绍的力量已经衰竭,这个时候正是出奇招制胜的好机会。
曹操在一番思索之下,觉得荀彧的话非常有道理,便采纳其建议,最终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样的事例难道不应该发人深省,因此深思吗?
智慧的重要前提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审视问题,如果在问题出现时被情绪冲昏头脑,当自己阵脚大乱时,如何正确的去处理问题呢?
所以,冷静的态度是化险为夷,因祸生福的根本基础。
二、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意思就是说:君子应该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世间沉浮,切忌感情用事表现出刚直的个性。
在唐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有一天,裴度的手下跑到裴度面前,着急忙慌的说:“不好了,我们大印丢了。”
对于当官的人来说,大印丢了相当于直接丢掉了饭碗,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轻则罢官,重则还指不定惹出什么麻烦。
裴度当时听了之后却没有惊慌,只说了一声:“知道了”,然后就告诉旁边的人说:“这事千万不要张扬出去,就当没有丢印一样。”
当时旁边的人都纳了闷儿了,实在看不透裴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吃饭的饭碗都丢了还不着急,是不是喝蒙圈了。
但是裴度似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依旧在府中设宴,与众人饮酒作乐。
当酒至半酣时,他的手下又发现有人将大印又放回原处,下面的人便又着急忙慌的跑过来向裴度报告这个喜讯,然而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
左右的人实在想不明白,裴度为什么胸有成竹,而且毫不在意的样子。
当事后很久,裴度才将这件事告诉众人,说:“丢印的事情一定是管理官印的小吏自己私自拿去用了,当时刚好被你们发现了,如果叫嚷起来,偷印者发现这个事情败露,就很可能偷偷将大印毁掉不再还回去,既然他把证据都毁了,那我们从哪里找呢。而如今我们采用缓兵之计,这个人没有所察觉,他用完之后自然会把印放回去的,失而复得也不会出什么意外,那我何必惊慌呢。”众人听了才恍然大悟。
所以说不论遇何等事情,都应冷眼观之,凡事三思而后行,在生活中逐渐磨练冷静沉稳的性格,才能在世事繁杂,人情难变的状态下守住事情好的转机。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0d76e590075baed2.html]